关灯
护眼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24章第24章

    《古代农家女的奋斗日常》最新章节第24章第24章

    二十四章

    慎哥提着一篮子蛋糕来到里长家时,里长一家正在吃晚饭。

    里长家的独子在县城一家铺子做掌柜,大孙子便跟着他爹也在柜上做学徒。

    儿媳妇前几年就没了,二孙子广贤几乎就是跟着祖父祖母长大的。

    因着祖父祖母溺爱,广贤不仅淘气的不行,也挑食得厉害。

    庄户人家吃晚饭都简单得很,一碗稀粥下肚能填个水饱就行。里长家比别家条件要好一点,可也只多了几个黄米面窝窝和一碟切好的咸鸡蛋。

    广贤连看都不看那几个黄米面窝窝一眼,就嚷嚷着要吃点心。

    里长刚开口训斥了一句,里长媳妇就一把搂过了广贤。

    里长道:“他这样子都是你惯的,你看谁家孩子像他这样挑三拣四。”

    里长媳妇正要回嘴,慎哥提着篮子来了。

    “这是我姐让我送来的点心。”

    广贤一听点心,眼睛都亮了,“我要吃点心,我要吃点心。”

    慎哥刚把篮子放到桌上,广贤一把就抢了过去,然后拿起一块梅花形的蛋糕就吃了起来。

    “好吃,这点心好吃。”广贤吃了一块还想拿第二块。

    里长训斥道:“没规矩,祖父平时是怎么教你的?”

    广贤缩了缩手,赶紧拿出两块点心,一块给了祖父,一块给了祖母。

    里长媳妇又把那块蛋糕给了广贤,“乖孙子你吃就行,奶看着你吃就行。”

    里长拿到的却是一块百合花形的点心,他拿着这点心看了一遍,才问道:“慎哥,这点心真是你姐做的?”

    慎哥忙点头道:“是我姐做的。”

    “你姐倒是手巧,这点心做的怪俊的,就像朵花一样。”里长媳妇道。

    这点心不仅像花一样,吃到嘴里还香甜软绵,里长年纪大了,偏好软和的东西,这点心吃着刚刚好,不会像镇上卖的白糖糕一样吃着粘牙吃完以后又不好克化。

    里长吃完一块还想再拿,可是看广贤吃得那么香,又不好跟孙子抢食,只好轻咳一声道:“这点心吃着还不错。”

    慎哥还小,即便平日表现得再懂事,也没听出里长的言外之意,只以为里长是在夸赞姐的手艺,便腼腆的笑了笑。

    里长发现慎哥没领会自己的意思,有些失望,不过碍于面子,也没好意思直说。

    倒是孙子广贤毫无顾忌的说道:“慎哥,这点心太好吃了。我明天还想吃。”

    他倒是想直说,只要慎哥给他带点心,那笔墨他天天借给对方,可是当着祖父的面,这样的话,他又不敢说,只好做了个用笔写字的动作。

    慎哥马上就明白了,会心一笑,轻轻点点头。

    沈静蒸出来的蛋糕还留有一半,那本来是给慎哥当做零嘴吃的。慎哥为了能用上笔墨,便把自己的那份都省了下来,通通都带给了广贤。

    里长平时要处理些村里的杂事,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守着他们两人,常常教他们认几个字背一段书就走了。

    等里长一走,慎哥便把自己省下来的点心给了广贤。广贤吃着点心的时候,慎哥便用他的笔墨开始写字。

    大概是额外珍惜这样的机会,慎哥写字的时候特别认真,一笔一划都是想好再落笔,写出的字也像模像样。

    一张纸写完,里长刚好从外面回来。

    广贤赶紧提醒了慎哥一句,慎哥忙把笔墨还了回去,又把自己写的那张纸藏在了怀里。

    里长回来以后,见二孙子和慎哥都在认真的背书,便在上首坐了下来,打开一本《中庸》低声吟诵起来。

    等临近中午,里长便挥挥手让他们放学了。

    慎哥回家的时候,沈静又做了一锅绿豆糕。

    绿豆糕的模具是形状各异的小动物,有可爱的小兔子,憨态可掬的小猫,看着就让人爱不释手。

    何氏拿起一块小兔子形状的绿豆糕,哎呀了一声:“这绿豆糕还能做成这个样子,大丫你真是想绝了。”

    原本沈静想做好萨其马再过去找何氏的,哪知何氏等不及了,今天就着急的过来了。

    对于何氏的夸赞,沈静只是淡淡一笑:“二婶,你先尝尝这绿豆糕的味道。”

    这绿豆糕不仅看着好看,何氏尝了一口,味道也是出奇的好,她越发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种地哪有做生意挣钱,只要她能把这些点心换成钱,自家以后就再也不缺吃穿了。

    “大丫,就凭你这手艺,这点心肯定是不愁卖的。”何氏说完便问道,“就是不知道你这绿豆糕定的价格是多少。”

    沈静笑了下:“二婶你别急,这锅绿豆糕只是我用来练手用的。你要是不嫌弃,拿几块回家给两个妹妹尝尝。等我明天把三样点心都做出来以后,你再来。”

    “我看这点心就已经很好了。”何氏道。

    沈静正色道:“二婶,这点心既然是卖给大户人家的,就得做好。不然人家什么东西没吃过,怎么会稀罕咱们的点心?”

    几句话说得何氏反驳不了,当下只道:“还是你想的周到。”

    沈静便装了几块绿豆糕给她,这次何氏没再敢多说什么,拿着绿豆糕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