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延宜带领着整个开原的守军和百姓,将开原城筑成了冰的世界。

    将领们无不为之叹服!

    水,会结成冰。

    就这么简单易懂的道理,他们却没有一个能够想到的。

    可他们依然有不懂的地方,为什么一定要用热水筑城呢?

    杨延宜昨天反复叮嘱,必须将水加热,方可以筑造这冰城。

    难道凉水不应该会更快结冰吗?

    他们有个别不信邪的,甚至还进行了验证。

    两方分别以凉水和热水,比赛谁能更快的结冰。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竟然真的是热水?!

    当他们怀着敬畏的心情,去询问杨将军时。

    杨演绎却是呵呵一笑,指着上天道:“此乃天授之!”

    自此,整个开原军民们,在一次次目睹了杨延宜所缔造的奇迹后,无不深深的佩服这位年岁不足二十的将军。

    高贞,更是惭愧无地,慎重的向杨延宜道歉,为自己昨夜在东门的狂妄之言道歉。

    杨延宜却毫不在意,他从这个读书人执拗的目光和态度中,读懂了独属于大明读书人的气节。

    纵观整个大明史,有很多读书人在身居高位之后,变成了吃人饭、不干人事的玩意。

    比如严嵩、比如钱益谦。

    但更多的则是,真正将横渠四句列为自身行事准则的人。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请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作为后来人的肖遥,看到这四句,几乎要笑出声音来。

    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他们不是这样的。

    例如抬棺力谏嘉靖帝,并上了古今第一疏的海瑞,海刚峰,以及他的好友,王用汲。

    海瑞在上那道疏的时候,将老母、幼女、妻子,托付给王用汲,怀着必死的心,向嘉靖帝上了那道“治安疏”。

    王用汲在海瑞入狱期间,也没有辜负他的所托。

    以海瑞之妻为嫂,以胞弟之礼待之。

    以海瑞之母为母,以海瑞之女为女,比对待自己的父母、子女还要上心,可谓无微不至。

    再比如前些日子,冒死向着万历帝上疏的杨涟。

    如果海瑞的奏疏还以劝谏为主的话,那杨涟的奏疏,就是指着万历皇帝的鼻子骂人了。

    他也早早在家里备好了棺材,只求一死以谏君王之弊。

    再比如大明战神王越,此人乃是大明中期一位不世出的奇人!

    他文武双全,收复河套、远征蒙古、饮马贺兰山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此番武功,距离王越他自己的偶像-霍去病,已经几乎相差无几了。

    文学素养,则堪比范仲淹。他的诗文对大明乃至清朝,都是影响颇为深远。

    在他死后,明朝唯一的圣人-王守仁亲自为他抬棺,为他纂写悼词。

    再比如,于谦,于少保。

    如果没有于少保,整个大明已经早早完结了。

    于少保几乎以一人之力,为大明续命百年。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