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禾把写好信,装在细长的邮筒里(古代寄信为了防止损坏,保证私密性,专门放信的东西),让杨林交给信客送往京城。

    告别友人之后,三人踏上了路途。

    京城,李宅。

    长嫂于英儿终于生了,是个男孩儿,与李筑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是稍微白净一些。

    看着怀里的儿子,于英儿感叹着说:“怎么就随了你爹了呢?你要是长的像你三叔一些多好”。

    秦氏有些不自然,只是低头看着长孙;李筑不动声色的说:“在我心里咱儿子是最好的,奶娘你找好了没”?

    于英儿说:“找好了,是原先侍奉二叔(李沧)的人,赵贵家的”。

    李筑皱着眉:“那岂不是,二弟身边没人了”?

    秦氏这时候说:“有刘石家的在,还有一个小厮,再说他整日里不在家,也只是晚上回来,那么大的人,还要多少人伺候”!

    于英儿知道,有些话婆婆说得,自己说不得,虽然她心里也认同,于是开口:“是我想的不周,我本想着孩子小,外面的人我到底不放心,回头再给二叔重新添置些人”。

    秦氏安抚着说:“如今你在月子里,不用操那么多心,现在他也到了要娶亲的年纪了,先给他说门亲事吧”!

    屋里正说着话,门口就有人隔着门回禀。

    “给太太,大爷,大奶奶问安”。

    李筑问:“什么事啊”?

    “回大爷的话,三爷从锦州送信来了”。

    秦氏听到这么说,赶紧让人把信取进来,嘴里还念着:“小禾终于来信了,前些日子他秋闱,我是整日里悬着心,也不知道考的如何了”?

    在秦氏的催促之下,李筑打开信读了起来。

    ……

    听完信的秦氏顿时乐开了花,嘴都合不拢:“哎呦,小禾真是争气”!

    “三弟竟然是解元”!

    “恭喜母亲,恭喜夫君,如今三叔中举,那可要好好乐一乐”。

    笑着的秦氏突然眼泪流了出来:“只是他还要出去游历,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说罢又擦了擦眼泪,笑了,真真是笑了哭,哭了笑。

    “看来我的香没白烧,我还要去庙里还愿呢,只是你三弟没回来,也没办法大办一场,真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