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忠义水浒传》一书,老夫爱不释手,等老夫读完你们师徒的大作,再厚着老脸为此书写作一篇序文。”

    “贤侄,你看这样可好啊?”

    刘伯温在民间的地位可以说家喻户晓,又是当代的文学泰斗。

    罗贯中大喜过望,神情激动道:“能有世叔这样的泰山北斗作序,晚辈当然求之不得。”

    罗贯中激动的全身发抖,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跟刚才朱樉题诗的时候,风轻云淡的罗贯中简直判若两人。

    当事人朱樉,目睹了这一幕可以用心里非常不平衡来形容。

    什么意思?这是打心底里看不起本王的文采啊。

    “本王就勉为其难为《忠义水浒传》,再作一篇序吧。”

    朱樉的这话一出,刘伯温直接睁大了眼睛,作为半个老师,他可是清楚知道朱樉文学素养。

    “这读书人的事情,你小子来凑什么热闹?”

    刘伯温没明说别人卖书是要养家糊口的,你小子就别来添乱了。

    朱樉斜着眼睛,表情不屑道:“本王能文能武,怎么就不能算读书人了?”

    刘伯温听到这话,将朱樉拉到一旁,板着脸反问道:“你小子功名都没有算什么读书人?”

    “罗贯中不是也没有功名吗?”

    面对朱樉的振振有词,刘伯温有些无奈地说道:“别人是用作品说话,跟你这种白丁能一样吗?”

    “人家请知名大家来作序是为了出版的时候,给自己的书籍提升名气。”

    “时下文人多有洁癖,你小子要是一捣乱,到时候书坊老板不看好。

    没准罗贯中连润笔费都少的可怜呐。”

    刘伯温就差明说你不要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啊。

    朱樉非常不服气,像他这样的人要是早投胎个几百年,李白、杜甫都得往后稍稍。

    这就是文抄公给他的底气,朱樉对罗贯中大声嚷嚷:“老罗,将本王给你的《三国演义》作的题头词拿过来。”

    “给这目中无人的老刘头一点小小震撼。”

    罗贯中将小心珍藏的那篇词,递给刘伯温。

    刘伯温看完之后,面色一变。

    将朱樉拉到角落里,小声问道:“以你的文章功底,这首词不用说一定是抄袭来的。”

    刘伯温对朱樉可是知根知底,连写篇八股文章都狗屁不通的人。

    还能写出这么荡气回肠的词,只有两种可能,不是抄袭就是代笔。

    当代文坛里能写出这种词的人不到一掌之数,刘伯温不可能不认识。

    他觉得大概率是朱樉从某本失落的孤本里抄袭来的。

    朱樉被怀疑之后,脸上表情非常不爽。

    “本王明明是诗词歌赋无所不精的绝世天才,你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

    刘伯温被他脸上的认真劲逗笑了,随即正色道:“这抄袭一事可是天大的丑闻,你小子可别到时候把别人多年的心血都给弄得毁于一旦啊。”

    朱樉挤眉弄眼,声音细若蚊蝇。“你放心吧,这首词的来路绝对没有问题。

    到时候要是有人追究,我一个人承担行了吧?”

    朱樉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原作者杨慎,现在还在草履虫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