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竟然没有海盐。

    海盐最早能追溯到神农时期,北魏时期便就有沿海居民食用海盐。

    而这一直到了清末,晒盐法都在不断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海盐于我国而言历史悠久。

    可这竟然没有海盐。

    若是能启用国企制度,由朝廷出面,大规模的产盐,统一售卖给盐商,就可以有效的抑制私盐泛滥,哄抬物价的事。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海盐味苦,不可常用!”

    百姓们怎么会变得无盐可食。

    不完整的制度,导致民间私盐泛滥。

    皇帝看向贾赦的目光越来越热络起来。

    贾赦的眉皱起。

    创办国企的真正目的也是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民生,有效的维护市场运行正常。

    “裴老觉得怎么样?”

    “只是太上皇那里”

    裴冕点了点头。

    后面随着发展,到了宋朝便就开始大规模的往外兜售传播,而随着活字印刷的形成与使用,到了明朝,邸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皇帝从后面的小门走了进来,屋内的人瞧见皇帝想要行礼,被皇帝挥手止住。

    “不知裴老可还记得我说过的海盐?”

    他这真是捡到宝了,没想到这不学无术的贾赦竟然还能有这才能。

    “爱卿的法子是个解决朝廷财政与民生的好法子,只可惜朕与朝廷的能力不够,无法支持你此法施行。”

    “陛下圣明!”

    邸报就是报纸的前身,最早成于汉朝,专用来传递军政信息。

    产量!

    贾赦仔细的又讲了一遍,皇帝听的心动。

    此政令一下,定然伤害到多方的利益。

    尤其盐铁一方面自古都乃是国有。

    “赦也不知道,但赦猜测应该是因为里面的卤子和杂质的原因。”

    一众大臣齐齐朝着皇帝一礼,而后将腰直起。

    盐政改制虽然困难,但也不是问题。

    皇帝的眼睛越来越亮,而那股劲头过去,沉思了一会的皇帝眼神又暗了下来,这是个妙法子。

    “只要将这些杂质提取出来,我想就能得到味道纯正的海盐了。”

    听到这,皇帝气的摔碎了一个杯子,都是因为这些盐商捣乱,若不是他们。

    皇帝沉默的道:“父皇会同意的!”

    纵然是好事也能被传成坏事,比如秦始皇大一统政策以及郡县制,当时推行时,便就被多方阻碍,以至于二世而亡。

    皇帝听的点了点头。

    贾赦瞬间明白。

    “怎么提取?”

    “因何能力不够?”

    “此法可行!”

    贾赦与裴冕的眼神扫过皇帝的几个没开过一次嘴的心腹。

    “待盐商之祸解决,便就推行此法!”

    皇帝却抓着贾赦不放起来。

    裴冕苦笑的朝着皇帝摇了摇头。

    朝廷若是真的能办这国有企业,朝廷又怎么会缺钱。

    只是怕是很难实行,除非他能斗得过满天下的地主乡绅。

    以后百姓们的粮食由朝廷出面大规模的收购,然后再转卖给大粮商,一举多得,朝廷不光粮草丰盛,还可以统一粮食定价,防止奸商哄抬物价,低进高出。

    皇帝让贾赦再仔细讲讲。

    贾赦乐了起来。

    朝廷能进钱的法子不多,无非就是税收,而这其中盐与粮占了其中一大半。

    只要君臣一心,再解决技术问题,想要改还是比较容易的。

    他这人黄白之物不忌口,还请以后多砸他一些。

    就这,还会怕几个蹦跶的盐商以及那几个不入流的小氏族?

    “恩侯可有办法解决皇令不下乡的问题。”

    六一.二二三.一四二.一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