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明烽抬眼,看着张书吏,眼里的迷茫消退,比起感动,心中更多的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像一块大石头,紧紧的压在心底,没有一丝的缝隙。

    听了这话,张书吏突然有些激动起来,他的声音压抑不住的稍稍变了形,从喉咙里挤出来的语调

    “只要你坚持,不管有多艰难,坚持下去,为了我们,为了张家。”

    明烽没有说话,木木的仍由父亲把自己的手捏的发红。

    良久,他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好像要把心里那口压抑出的气缓慢的呼出来。

    将身体躺了下来,双目合拢闭好,乖巧的躺在床上,声音里没有颤抖,只有听出情绪的平静。

    “知道了!”

    这次交谈,父子俩都心照不宣的隐瞒了下来,除了当事人,张家再无人知晓,就当做从来未发生过这次谈话一般。

    时间也就是慢慢的流淌着。

    活着!

    第二天上午,杨氏就去了张家,将自己腌制的咸菜送了一些过去,在张家院子里呆不到一刻钟,就回来了。

    福宝问张明烽生病情况,杨氏一脸茫然,她哪知道什么情况啊!

    东西送过去,心意到了就成,又不是什么通家之好,还能进真去打扰人家生病的孩子。

    福宝多问了几句,杨氏就招架不住了,想了想答道

    “我想,应该还挺严重的吧!看柳氏整个人眼睛都是红的,也不知道是哭红的,还是熬红的。和我说话的时候,也没精打采,一副要断气的模样。”

    “家里的家务,都是张家姐妹两个操持着!”杨氏和女儿的关注点显然不在同一个点。

    她看见柳氏没精神,但张家姐妹依然将屋子打理的紧紧有条,家里一切都是有序不乱,不仅很感叹。

    要是自己病了,李家爷三几,外加上个年龄还小的小女儿,基本上李家就没眼看了,脏乱差的程度比起当年杨家屯猪的猪圈,可能也差不了多少。

    想到这儿,杨氏不仅惋惜,自己前面两个,怎么都是生了些蠢小子。

    难怪老人家都说,生孩子还是先开花后结果的好。(先生女孩再生男孩)。

    母女两个人,想法完全没有搭到一起,杨氏哪里知道自己这个伪三岁的女儿,心里心思七弯八拐。

    杨氏在那里,感叹张家有女儿的好处,福宝心里却有些担心和焦虑自己小男神的病情。

    听了母亲杨氏的形容,她不亲眼看看,心里更加没底了。

    爹娘都不答应,我就没办法了吗?她气呼呼的想到,“你们说不行就不行吗?张家隔着李家,又不远。抬脚就过去了,还不认识路咋地?我自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