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联想到袁耀为诸葛亮抬帐的动作,难道诸葛玄要率援军来助战?

    何夔:“不知诸葛玄是你的……”

    诸葛亮:“是小子的叔父,家父乃兖州泰山郡丞……”

    “噢……原来是诸葛君贡之子……”刘馥也是立刻想起了诸葛珪,每个士族都有代表人物,琅琊诸葛氏近二十年来的代表人物就是诸葛珪、诸葛玄这两堂兄弟。

    何夔越过诸葛亮,再次看向帐外:“不知尊叔父何在?”

    诸葛亮微微一怔,立刻恢复如常道:“我家叔父尚在庐陵,不曾前来……此行仅小子一人耳。”

    袁耀此时也放下了帐帘,拉着诸葛亮便走向主座。

    “来,小诸葛,你和我坐一块!”

    众人皆吃了一惊,难道袁耀今天要他们见的,就是这个诸葛家的孺子?

    吕岱和黄忠也从没见过诸葛亮,此时也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袁耀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吕岱:“末将让人再拿个坐榻来!”

    袁耀挤了挤眼睛:“不是没软塌了吗?这种材质的软塌,不是就五个吗?”

    吕岱虽不明所以,但他很懂分寸,立刻就住了嘴。

    一旁的黄忠却道:“这种软塌营中多的是,我那里还有几个,我这就去拿过来。”

    袁耀不理黄忠,径直拉着诸葛亮坐到了他身边。

    吕岱赶忙用手肘碰了碰黄忠,给他眼神示意。

    黄忠挠了挠头,还是想不明白自己又哪里说错了。

    众人眼中皆是怪异的神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自落座。

    一向宠辱不惊的诸葛亮,此时也被袁耀搞得有些局促,只能朝众人抱以不好意思的笑容。

    “今日我请诸葛小友来,就是想让他帮我们再想想,如何能破荆州军解柴桑之围。”

    袁耀直接语不惊人死不休道。

    众人纷纷惊愕失色,什么叫“让他帮我们想想”?

    这个叫诸葛亮的孺子,很厉害吗?

    诸葛亮心中也是暗暗叫苦,这个袁耀怎么一上来净把自己放火上烤?

    自己当时只不过小小试探过他一番,也不必记恨自己到现在吧。难道自己看走眼了,此人竟是一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之人?

    而且自己这不是专门到这里来给他出谋划策来了吗?

    不对,不对不对,这袁耀是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般人的呢?

    想到这里,诸葛亮终于回过味来。难道仅凭一面之缘,此人就能看出自己的才智?

    何夔为人刚直峻厉,立刻不满道:“少将军莫非是在耻笑我等无用乎?”

    “竟拿一孺子戏辱我等!”

    说罢,何夔便一甩袖子,起身欲走。

    见何夔如此,袁耀倒也不恼。汉晋士人大都如此,尤重名节。

    这何夔何叔龙,在历史上宁死也不愿给袁术打工;不仅袁术拿他没办法,在被曹操徵召后,何夔每天都怀揣着毒药上班,宁死也不肯受辱,就是这样的刚直峻厉。

    于是袁耀忙道:“耀并无戏辱诸位之意!”

    “耀以性命担保,此子有旷世之才,先生莫要以年龄论英雄!”

    刘馥也连忙在旁劝道:“叔龙,汝言之尚早,何不坐下听听,或是一少年俊杰,亦未可知!”

    见袁耀拍着胸脯作保,旁边刘馥也紧紧拉着自己,何夔这才缓缓坐下。

    “吾倒要看看,此子有何不同。”

    诸葛亮暗暗苦笑,袁耀这是完全把自己架在了高处,要是自己今天不说个一二三四五六出来,还真就得罪人了。

    不过好在,自己在答应来见袁耀的时候,就想好了如何帮袁耀这一个忙。

    “诸位且容晚辈试言之,若有不对,亮甘愿叩头谢罪。”

    诸葛亮站起了身,朝着众人一拜。

    何夔只是针对袁耀,见诸葛亮如此恭谨,也不好继续发作。

    诸葛亮:“小子从南昌来,虽然听闻刘荆州遣军来攻我豫章郡,但所知不详,烦请袁将军先为我细讲眼下军情。”

    袁耀点了点头,便是将最近发生的一切都事无巨细讲给了诸葛亮听。

    诸葛亮也是聚精会神在听,时不时点头,又时不时摇头。

    等袁耀话毕,诸葛亮略一思忖,便是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柴桑被围,而将军在此驻足不前,是因为惧怕被荆州军伏击吗?”

    袁耀:“正是如此。”

    诸葛亮又问:“对于将军来说,柴桑非救不可吗?”

    这一下却是问住了袁耀。

    柴桑虽然是联结长江南北的要地,但现在自己攻下了彭泽,就算柴桑被荆州军攻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自己真正放不下的,是担任柴桑县令的鲁肃呐!

    想到这里,袁耀果断点了点头:“鲁子敬为我守城,我不可不救!”

    诸葛亮一愣,疑惑道:“将军说的,可是那东城鲁子敬乎?”

    袁耀心中泛起了纳闷,难道诸葛亮这时候就认识鲁肃了?

    “正是东城鲁子敬,你认识此人?”

    诸葛亮摇了摇头:“小子随叔父避难淮南时,曾听我兄长提起过此人,不过我并未有幸拜识。”

    原来是诸葛瑾的缘故呐!

    袁耀:“素闻令兄诸葛瑾有恭孝之名,不知所在何处?如今本将军平定江南,正是用人之际。今日议事完毕,你可要帮我修书一封给你兄长。”

    袁耀的信条之一就是:有枣没枣搂一杆子再说!

    诸葛亮闻言又是一愣,自己长兄诸葛瑾虽然小有名气,但只局限于琅琊老家一带,这袁耀怎么知道的。

    “家兄游学江淮,只是偶尔有书信往来;将军既然有求,我可试书一封;至于来与不来,全在家兄。”

    顿了顿,诸葛亮又补了一句:“但若是家兄知道东城鲁子敬现在在为将军效力,一定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