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和长青料想的不错,姬威确实是去请缨的,他不至于因为自家姐姐的事情对周疆有什么意见,只是不想眼睁睁看着西北落进呼延人的手里。

    嘉峪关是河西咽喉,抵抗外敌第一防线,历史上西北军借着雄关天险,不知道打退了呼延人多少次,如今嘉峪关失守,若没个好统帅,连夺关都难如登天,江承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是他不敢用姬威。这个年轻人似乎骨子里就没有对皇权的敬畏,不管是对他,还是对他的父皇,他能轻而易举地弯膝盖,但一抬头,眼里的桀骜却如利剑不屈。

    如果可以,江承甚至都不想见姬威的面,他不是很想承认,在这个比他小了十岁有余的青年面前,他作为皇帝都觉得被压了气势。

    姬威却没有这个顾忌,半跪一礼,开门见山:“陛下,末将请大将军之职,一年之内,必取嘉峪关。”

    这话说的江承心里冷笑一声,现如今的情况是他不敢放权,他不放权姬威就没出头之日,然而周疆撑不住场面,连嘉峪关都让人夺了去,再让他带兵下去,只怕整个西北都要丢得一干二净,姬威心里应该清楚,他这遭来是示弱的,来求他的,可是从他的嘴里把话说出来,却像是他求着他似的。

    “你刚过弱冠之年,那会儿孙首辅为你取的表字,是持之。”江承转身坐回座位上,端着架子淡淡说道:“持心持性方能持国,西北十五万雄兵交于弱冠将军之手,自古从未有过。”

    姬威抬着头直视江承,江承本以为他会说些场面话,不曾想姬威竟然直接起了身,“派人监军也好,让我给周传峰做副帅也好,你怎么安心怎么来,我只想西北安宁,国土不失。”

    江承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道:“第一,签下军令状,一年之后夺不回嘉峪关,你以死谢罪。”

    姬威没说话,等着第二条,江承也没有卖关子,继续说道:“你走之后,朕会封开儿为太子,朝廷兵力并不弱于西北军,西北苦寒,即便你能说服这么多人和你一起造反,也撑不过一个冬天。”

    姬威舔了一下唇,眼里的锋芒如同大漠孤狼,就是知道这一点,他才没有轻举妄动,南疆不起事,西北绝对反不起来。

    “这第三,”江承死死地盯着姬威的眼睛,不让自己露出一丝怯色,“皇后和大将军当一并留在京城,但凡有一丝风吹草动,休怪朕无情!”

    这实在不该是一场聪明人之间的谈话,姬威太直白,直白到江承也懒得和他绕弯子,不过效果却是出奇的好。

    西北军节节败退,呼延残部占据嘉峪关向南推进,没有了雄关天险,连守土都艰难,若是大将军在,少将军在,绝不至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西北军上下都憋着一口气,周疆更是急得快要疯了。

    当初那些人找到他的时候,说的不是这样的!他只想接替大将军,和呼延部族相安无事下去,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有妻有子有牵挂,实在不想再打下去了,没了一个大将军,换来的是西北军将士的安宁,这买卖谁都会做,可是这帮无耻的呼延人,不仅骗了他,还威胁他拱手让出了嘉峪关!

    周疆不甘心,他是被骗的,却实实在在落了把柄在呼延人手上,今天他们可以让他让出嘉峪关,明天就能逼他让出西北,他得到兵权却像得到了一块烫手山芋。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发来的圣旨明明应该让他愤怒不已,他却只觉得松了一口气,这份责任太重,他承担不起,姬威输了和他无关,赢了也能让他安心,不至于日日夜夜愧疚难眠,心头压着一块大石放不下。

    姬家在西北的声望几乎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只要打起姬字帅旗,所过之处同袍振奋,百姓欢呼,敌军闻风丧胆,这是历朝沉淀出的将门底蕴,不如世家传承清贵,却在口口相传之中,将百里英雄冢垒成将军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