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事办完了,锦书又问了郑昕关于给张招娣儿子安排墓地的事。

    于瑞言一听妹妹问这个,马上起身去婴儿房逗孩子们去了。

    他才不要掺和这个事呢,被老妈知道又要拿他出气。

    实际上,陈晨已经打电话骂了于瑞言一通了。

    舍不得拿闺女撒气,还舍不得拿儿子撒气吗,理由就是,不拦着妹妹。

    所以于瑞言现在一听到“张招娣”三个字都觉得不吉利,赶紧跑路。

    “墓地我已经派人联系好了,钱也交了,只是暂时还没联系到张招娣。”

    郑昕按照锦书的吩咐,把张招娣儿子的事都安排妥当了。

    只是张招娣失踪了一天,郑昕的人没找到她。

    “她不给她儿子安排后事,跑哪儿去了?”锦书觉得有点奇怪。

    “就她这种不负责任的人,没钱下葬就把孩子尸体扔出租屋里跑路了吧。”于瑞言分析。

    锦书也没反驳,毕竟张招娣在她心里的确是个又坏又蠢的人。

    “我下午就已经跟于幸福联系过了,他说愿意过来,如果明天张招娣还没出现,就让于幸福过来办白事。”郑昕说。

    于幸福就是于飞她爸,张招娣的小叔子,死去的那孩子的亲叔叔。

    张招娣的老公跑了,张招娣也不见了,郑昕只能找于幸福过来。

    “媒体那我也打过招呼了,这是记者写好的通稿,你看一下。”郑昕从公文包里掏了几张稿纸过来。

    锦书看了几眼,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记者也太煽情了,让她一笔带过我,谁让她大篇幅写我仁义?这些都删掉。”锦书用笔把夸她的那几大段给划掉。

    小于总做好事不留名,只上报纸。

    她给张招娣的儿子买墓地,就是防止别有用心的人炒作这件事。

    买完了还要找记者写个通稿,主要是对火灾事件后续的一个跟踪。

    要求是只要在文中交代一句,孩子的墓地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企业家赞助的就行。

    结果这位记者收了郑昕不少礼物,为了表示感谢,把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企业家”重点报道。

    什么知名女企业家、富商家庭背景、改良了vcd播放技术、研发了dvd......甚至还把拥有一对龙凤胎都写上了。

    锦书看得嘴角直抽。

    “她就差把我身份证号贴上去了!这么写谁看都知道是我!都删掉。”

    “咱不就是想让人知道是咱们做的好事吗,我看她写得还行啊。”郑昕没看出问题。

    这篇报道把锦书写得特别正面形象,趁机给自家产品打个广告不挺好么。

    所以尽管郑昕觉得这马屁拍得有点过于明显,但她还是没有让记者修改。

    “别的事蹭一蹭热度做软广告也就算了,这毕竟事关人命。在白事上做文章,会让人觉得咱们别有用心。”

    锦书只想自保,这篇报道发出去,如果无事发生最好,也不会引起什么太大的社会关注。

    可如果后面有人想用这个做文章,这个就能派上大用场。

    这种用来做危机防控的通稿,写得越自然越好,一笔带过她的事,反倒是更容易让人相信。

    郑昕听了锦书的意见后,马上联系记者,让她及时更改。

    记者听到小于总把夸她的段落都删了,还以为是她写得不够好,马屁拍得不够响。

    反复跟郑昕确定,知道小于总并没对她不满,这才撤通稿,重新修改。

    于瑞言跟两孩子玩了一会,见这屋还没完事,不耐地催促。

    “别扯这些没用的,该吃饭了,这都几点了!”

    “我去做饭吧,毅轩打电话说晚上要夜训,可能要半夜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