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等到堂屋里仅剩下三人时,赵恒才试探的开口问道:“赵某一直对茶颇有兴趣,不知卫安方不方便带我参观一番你的茶地?”

    其实昨天他就想开口了,却因为看到新鲜的茶具与泡茶方法,急着回去找人定制一套才忘了提这事。

    “参观倒是无妨,就是我的山头离得较远。”宋卫安看赵恒这一身一看就价值不菲的锦缎,还真担心这位能不能走那么多山路。

    赵恒看宋卫安的目光在他的衣服鞋子上转了一圈,顿时会意的朗声笑道:“不碍事,我以前也经常陪友人去山里看茶树,衣服弄脏也不怕的。”

    “那便没什么好顾虑的,我们现在出发,中午应该能赶得回来。”刚跟赵恒商量完,宋卫安就已经起身准备往外走了,出了堂屋还不忘回头叫上温乐,“夫郎一块去?”

    “我不去了,我一会准备午饭。”温乐看现在天色也不算早,都去的话一会回来再准备耽误太久。

    “那好吧,不若赵东家中午留下来吃顿便饭再走?”听到温乐提起午饭,宋卫安转头询问了一声旁边的赵恒。

    “那赵某便叨扰了。”赵恒也没有拒绝宋卫安的好意,坦然的应下了。

    两人徒步走了好了一段山路才到达宋卫安的山头,一路上也经过不少人家的茶地,赵恒看到稀奇的就会停下来查看询问宋卫安一番,这样走走停停倒是费了不少时间。

    也幸好最近雨水少,山路没那么泥泞还算好走,赵恒此时除了鞋面衣摆脏了些许,倒是不见有多狼狈。

    “这里就是我自己的山头,上次的茶叶用的便是这种茶芽,倒是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宋卫安指着跟前层层叠叠的绿色茶梯介绍道,虽然里面也有村里人没有的品种,不过名品还真的没有。

    赵恒仰头扫视着宋卫安这座山头,笑着对宋卫安道:“卫安谦虚了,我倒是觉得这座山头乍眼一看虽然没有什么不同,实则这里的茶树种植方式要比其他人家的合理许多。”

    不管是茶树的横纵间隔距离,或是排水沟的位置,都与他刚才路上看到的那些茶地有所不同,若不是他友人认识一位茶叶世家的老师傅,他曾有幸一同前去拜访,才知道茶树这许多学问,没想到宋卫安对于种茶也颇有心得。

    宋卫安听赵恒这话倒是有些惊讶,没想到他连茶树种植的门道也知道不少,不过这个山头的茶树倒是与他说一样,比其他人家的考究些,却不是他的功劳,“赵东家过奖了,其实这里是我的外公留下的,茶树也都是他亲自培育的,倒是与我没有太多关系。”

    “这么说卫安的外公应该也是一位很了得的师傅了。”赵恒听到宋卫安的话,语气里倒是有几分遗憾,柳河县虽繁华却是因为地产丰富的缘故,实则地处偏远信息闭塞,没想到竟然也能出这样的人,自己却无缘见上一见。

    “外公确实是位挺厉害的焙茶师傅。”其实从他外公教宋永强的焙茶手法来看,宋卫安觉得顶多就是哪个茶叶世家的边缘人物,懂的比普通茶农多一些罢了。

    不过把去世的外公雾化一下也不错,这样他的手艺才算有了由头,看赵恒听到他的话脸上一副自己错过一个亿的表情就想笑,“走吧,我们上去看看。”

    “好。”赵恒看到宋卫安,顿时释怀了,眼前这位似乎也差不到哪里去。

    两人一路慢慢观赏一边探讨着茶树的种植,不一会就已经走到半山腰,赵恒的眼尾暼到几株长得不太一样野茶树,“这茶树……”

    “有什么问题吗?”宋卫安看赵恒指的几株适合用来制红茶的野茶树有些不解的问。

    宋卫安一直以为这里的人对红茶没多大兴趣,哪怕是他原来的世界,红茶的发展史也是十分奇特,它发源于华国却不受当地人的重视,后来辗转到了欧洲反而成了贵族都追捧珍品,价格也卖得异常昂贵。

    所以起初看到这几株野山茶,宋卫安也没多想,只以为这里的人不喜欢红茶也属正常。

    “只是觉得这几株乔木型的茶树有些眼熟,我以前在一位师傅那里见过,不过那位师傅说这种茶树他尝试过许多手法,制出来的茶叶味道却差强人意,不过他总觉得只是自己还没找对方法。”如今在这里也看见了这种茶树,赵恒有些好奇宋卫安是否有什么好的法子。

    “这个确实需要一些独特的处理方式。”这种茶树味道不够清淡,最好的方法就是制成全发酵型的红茶,这里的人连焙茶都不使用发酵的方法,难怪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茶叶了。

    “这么说卫安知道用什么法子,不知以后能否有幸一尝?”赵恒自然不会傻傻的跟人问方子,这与茶点可不一样,每个茶师傅手里的制茶方子都值千金,一般不随意传授与他人。

    “这倒是没问题,等秋季的时候我弄些与你尝尝便是,不过这里也就这几株,数量应该不会多。”反正有了两间空屋,他倒是有条件让茶叶慢慢发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