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没问题,我一会就去镇上衙门找人过来丈量。”唐耀辉一听立马拍着胸脯应下了。

    “不过去了衙门,我该跟人怎么说?若是直说岂不是很快就会传出去。”唐耀辉虽然在茶村做了二十几年的村长,说到底也只是个茶农,对这种事完全没有经验。

    “你到衙门无需多言,只说想开一张茶树地详细数目的文书即可。”这种只要在衙门交点银子就能办,因为极品茶树的价值不菲,若是想要交易,很多人会去衙门开文书。

    “好,好,我知道怎么做了。”赵恒肯这般详细的指教,唐耀辉感激的连连点头应是。

    “不过赵兄,我那山头撑死也就六亩地,够资格参加吗?”宋卫安现在才想起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虽然这些年他已经尽力培育,但是珍品这种精贵的物种,能在十来年间发展到这般规模也已经是极限,若是再快过犹不及反而容易让茶树损伤。

    “通常能达到五亩便够资格,不过在初审的时候,数量越多越有优势。”赵恒从去年就粗粗算过宋卫安的茶山,要说报名肯定没问题,就是初审的时候有些麻烦,得找人疏通一下才行。

    “既然这样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衙门。”唐耀辉此时已经坐不住,事情商量好,就准备先干正事。

    “有劳村长了。”宋卫安起身送唐耀辉出去,自己与赵恒先到茶山那边等着。

    宋卫安可是在衙门挂了名的,一听这人想要丈量茶地,衙差立马带上丈量的家伙与唐耀辉一同去了茶山村。

    在山上跟宋卫安赵恒碰头,衙差头儿还客气的主动与两人打过招呼,待问清要丈量的茶地后就让手下的人开始干活。

    宋卫安这次只让人按五亩地的数量计算,剩下的得用来做茶树种继续分支培育,而且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他还打算过阵子重新找个山头分开种植。

    除了衙门盖章的茶地文书,因为宋卫安在村里没有长辈族人,唐耀辉还得给他写一份身份担保文书,之后宋卫安又签下了一堆合约文书跟委托协议给赵恒,等到凑齐所有资料已经是三天后的傍晚。

    “总算齐了。”在重复清点了一叠厚厚的纸张,确定无误后赵恒才松了口气。

    “要不留下来吃了饭再走。”宋卫安看外头的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开口留赵恒在家里吃饭。

    “不了,我还得回去把我自己的那份文书一块整理好,明日就让人送出去。”赵恒摇头拒绝了宋卫安的提议,将手边的东西收拾好就准备回去,这个时候林书绮恐怕还在等他。

    宋卫安也不强留人,待赵恒离开他才到厨房里与温乐就着油灯吃晚饭,“以后太晚你就先吃,不用特地等我。”

    跟着赵恒镇上村里的跑了一天,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宋卫安端起碗扒一口白饭才对温乐说道。

    “我没关系,你吃点菜。”温乐看宋卫安吃得急,往他碗里夹了一块剔刺的鱼肉。

    “孩子呢?都吃过了吗?”宋卫安刚才好像听到孩子回来的声音,这会怎么这么安静。

    “吃过了,练完武回来饿得跟狼似的,现在吃完饭都回屋里睡觉去了。”练武这么辛苦温乐都有些心疼了,不过看着他们现在个个长得壮实的心里又忍不住欢喜,特别是小文,这段时间明显长了个头,看起来也硬挺一些。

    这天之后宋卫安的生活又恢复往常一般,每天上山侍弄茶叶,或者待在家里与温乐对坐品茗,赵恒过来也再没开口提贡茶的事情,仿佛那几天发生的一切都只是假象,温乐都要佩服这两人的忍耐力了。

    直到年关将近赵恒才急匆匆的来到宋家,告知宋卫安他的文书已经通过,名额报上去了。

    宋卫安听到这个消息,这么多天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连脸上的表情也放松下来,“顺利就好。”

    这里与京城相隔遥远,若是资料在哪个环节卡住了,他们就算再补送过去也来不及,这段时间宋卫安嘴上不说,心里头却一直憋着一口气。

    既然已经定下了,宋卫安自然也要全力以赴,春节刚过就抱着一堆竹子,在家里忙着编制簸箕与茶焙,把需要用到的整套工具都亲手做了个遍,连灶都重新砌了一个。

    种植茶树的山头也加强防备,几个长工每天都要上山巡查,晚上轮流住在山下的小屋守夜,十几只狗子也全守在上山的路上,绝不让陌生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