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3、小脚老太

    在我小时候的一年冬天,人们闲来无事,农村的冬天是一年中最闲暇的时候,地里没有什么农活要干,又是天短夜长,所以当人们吃好了晚饭就东门西舍的串门。记得那晚上我们家在锅屋(以前农村做饭的厨房)生了一堆木柴火,不多会就有几个邻居来家里烤火拉呱,几个人东拉西扯。其中有个老年人讲了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

    话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当年她八九岁。那一年的冬天特别的冷,大雪整整的下了三四天,到处一片白茫茫,一天晚上,她的母亲做饭的时候竟然发现没盐了,于是给了她一个小碗,叫她到奶奶家要些盐炒菜。m.

    奶奶家在南面,离家也就是二百米左右,出门要横穿一条东西路,然后穿过一条巷子,再上一个小土坡就到奶奶家了,她拿着小碗出门了,外面的雪已经停了,月光照在雪地上,分外的明亮。她踩着厚厚的积雪,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过了东西路,就进去了小巷子,巷子的两边是东西两家的墙头,而巷子的中间有一棵老槐树。她顺着巷子走过老槐树出了巷口,爬上小土坡就到了奶奶的门前,奶奶家还亮着煤油灯,她叫开门,告诉奶奶家里炒菜没盐了,娘叫来要点盐,奶奶给她拿了半碗盐,嘱咐她要慢些走,别滑倒了。

    女孩听了后就端着盐往回走了,当她小心翼翼下了小土坡到了巷口的时候,却看到巷子中间的槐树下好像坐着一个人背对着她,坐在坐床子(老辈人懂得)上。

    她心里想,天都这么晚了,还这么冷,谁跑这个巷口里坐什么呀!于是她就慢慢的朝槐树下走了过去,,快到跟前的时候女孩从侧影看是个老婆婆,穿着一身黑衣服,头上顶着一个黑扎巾。腰里缠着一圈黑布带,两手拢在袖筒里,两个裤腿用黑布裹着,雪地上的一双小脚,穿着一双很好看,尖尖的绣花鞋。筆趣庫

    她想看看是谁,却看到脸被黑扎巾蒙住了,于是就弯下腰凑到脸前,伸出一只手,拉开了黑扎巾,月光下,她看到了一张脸,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一张就像腌了几年的大头菜一样干瘪满是皱纹的脸,眼睛迷成一条缝,嘴巴深凹进去,整个脸瘦的仅有二指宽。

    看到这张脸,她害怕了,尖叫了一声,连声音都变了腔,丢了手里的碗,转身就跑,嘴里没好声的喊着她的娘快来,当她跑出来看到她的时候,已经到了门口,她一头扑进她娘怀里,没有好声的一个劲的大哭,说有鬼。这个时候她的爷爷奶奶以及左右邻居也来了,当时附近的人都听到了她恐惧的哭喊声。

    奶奶把她搂在怀里,乖儿心疼的喊着说别怕别怕啊!又提了提她两只耳朵,等她不太哭的时候,奶奶问她看到了什么,她就告诉刚才看到的一幕。

    几个邻居走到槐树下什么也没有,奶奶又细细的问了什么模样,她都一一说了,邻居听了后,就有几个上了年纪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奶奶于是就和她说,不要怕了乖乖。

    听你这么说,那是你的祖奶奶,你爷爷的三婶娘。已过世二十多年了,生前就住在西边院子里,年老的时候没地方去,就经常坐在槐树下面,一辈子心眼好,到死连个鸡也没有杀过,等明天叫你爷爷给送点钱去就行了(意思烧些纸钱),于是众人都散了,她娘领着她回屋睡觉了。自那以后,她再也没在晚上走过那条巷子,而那张脸,到她讲给我们听的时候仍然历历在目。

    这个故事是后来听说的,虽然我亲历过,可惜我没印象了,是被我妈抱着看热闹的。

    那是一个年轻农村妇女,结婚没两年,生了个儿子,可惜得了场病,没有躲过去,就撒手而去了,留下的孩子没人照看,就由孩子的姑姑收养了,姑姑家也有自己的孩子,两个孩子一起玩耍倒也相安无事,可是有一天,这孩子不小心吃饭的时候,打破了一个碗,姑姑生气了,随手就打了这孩子两巴掌,孩子开始哭,这时候就出事了。

    据说姑姑突然怪叫了一声,两眼一翻摔倒了,再站起来的时候,说话的声音和走路的姿势就全变了,熟人一眼就认出,那恍然就是孩子死了的亲妈。

    一时间,村里哄动了,许多人都围来看热闹,(我妈抱着我也在其中),姑姑就在屋里哭闹,以孩子亲妈的腔调埋怨姑姑打孩子。有些年长的长辈就开始劝解,证明孩子的姑姑其实一直对那孩子很好。劝了一会,姑姑不闹了,开始和人们聊天,这时候很多过去的熟人都过来打招呼,过来问你知道我是谁吗?姑姑就说怎么不知道啊你不是谁谁谁吗咱俩过去老纳鞋底子,等等。

    有的长辈担心出问题,就劝她说,你看这边也没事了你还是赶紧回去吧,你的孩子我们保证给你照看好。姑姑就说那好那我就走了说着分开人群就向村外走,人们在后面跟着,走着走着,快走到孩子妈的坟地的时候,姑姑突然就摔倒了,众人扶起来,她一脸茫然,说我怎么在这你们这是干啥呢,老人就告诉她,你别管我们干啥,以后千万不能打孩子了。

    筆趣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