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九月中旬,阮卿即将要迎来入学考试了。

    这日,便换成了阮景亲自送妹妹去考场。

    女德学院是大晋朝的高等女子学府,设在皇城的东市,大半达官贵族聚居在此。因此,连街道都格外宽敞干净,两旁高墙青瓦、邸店林立,茶楼、酒楼、书肆、布坊应有尽有。路上随处可见穿着绫罗绸缎的百姓,宝马轩车,络绎不绝,景象与西市完全不同,这里,是实打实的长安城富人区。

    阮卿她们的马车走了约半个时辰才到地方,下车时,女德学院门口已经人山人海。今日来此考试的甚多,平民女子和贵族女子皆有,且形成了两个区域,各自站在一边。阮卿与哥哥告别之后,也很自觉地站到了平民女子那一群,她贴在墙角处安静的站着,默默想着之前李湛给她说的估计会考到的内容。

    旁边的几个姑娘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怎的今年报考的人,好似比往年更多了呢?”

    “你不知道吧,今年女德学院工科来了一位顶厉害的夫子,便是皇宫里头尚衣局的官首黄姑姑。”

    “天呐,她来了女德学院?乖乖,怪不得,今日见许多贵女也来报名了呢。”

    “可不是,若是能得她指点一番,那自己少说也能在学院名列前茅啊。”

    “你想得美呢,要指点也是指点那些贵女们,与我们有何干系,今日若能考进学院已经算运气了。”

    “确实,我娘就指望我能进学院,将来不说谋女官,就是出来自己开个绣坊铺子那也有名气不是。”

    众人点头赞同:“是这个理。”

    阮卿在一旁听得仔细,原来今日这么多人在此,是有这个原因。尚衣局的黄姑姑,她听说过,这个名字在绣坊圈内可谓是如雷贯耳。她是专门给皇后娘娘做衣裳的,没想到,如今竟然来了女德学院。

    为此,阮卿也有些热血沸腾,别说能得她指点,便是见到她本人,也觉得三生有幸。

    锣鼓响了三声,学院大门缓缓开启,十几个青衣小娘子站在门口维持秩序,众人纷纷排队领号牌进入。号牌分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科目,阮卿领到的是蓝色号牌,代表工科。她拿着号牌跟着前面的人走,发现拿蓝色号牌的人特别多,心里暗暗紧张。女德学院工科每年收学子人数有限,竞争如此之大,也不知她能不能顺利考过。

    她随着人群来到一个空旷的院落,院落的三面皆是一排排的屋子,作考试用的。青衣小娘子们高声念着号牌,引着众人入各自的考场。

    很快,阮卿被分到了东面正中间的考场内。

    女德学院考试施行轮考制,也就是,考完一场交卷后继续进入下一场,共分三场,一天内考完。

    第一场是考识文断字,阮卿进门便领了一张考卷找到位置坐下。她悄悄的环顾四周情况,在此考试的有贵女也平民女子,那些个贵女们拿到试卷表情轻松,这样简单的题目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而一些从小没上过学的平民女子则暗暗发愁。

    阮卿收回目光,将心思放在考卷上,按着李湛教她的方法,先快速将题目审过一遍,确认无误后,便开始逐一答题。

    右上角有一盘研好的墨,旁边搁着一只毛笔,她一边拿笔沾墨,一边思索着答题措辞。

    不一会儿,开始落笔写字。经过一个月的练习,她的字虽谈不上行云流水、大气自如,但也颇有些秀气端正。

    考卷题目不多,内容也不算难,正如李湛所言,工科更注重的是绣工,因此,在这一环节并不会设过高门槛。阮卿不到两刻钟便已经交卷结束。

    她继续随着青衣小娘子们的指引来到下一个考场,还是各自领一份考卷,不过,这一场考的是算术。这一场也难不倒她,毕竟阮卿常年卖花糕积累了许多经验,收多少退多少又补多少还剩多少,虽然有些题目绕了很大一个圈,但仔细审看,还是会发现隐藏的陷阱,绕过它,只需找到正确的数据,便能算出最后的结果。

    这一场考试几乎是她觉得最轻松的,很快便完成了,起身交卷时暗自观察了下别的考生,发现有些贵女们咬着笔头皱眉思索,她忍不住轻轻一笑,这样的场合让她觉得新奇,且对将来入学的生活充满期待。

    她来到最后一个考场,不过因为这一场是考刺绣,所以考试时间比较长,限时半个时辰。因此,有许多人在考场外候着。

    此刻已近午时,阳光炽烈,众人皆躲在阴凉之处等候,她也选了个阴凉的地方,静静的站在廊檐下。

    这时,有人拍了一下她肩膀,她转身看去,只见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对她眨了眨眼睛,俏皮的说道:“是你呀?我适才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呢。”

    阮卿也记起来了,这人不正是那日在街上遇见,帮她揭穿讹钱骗局的那位小姐吗,没想到她今日也来考试了。

    阮卿对她会心一笑,“你也考工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