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话说李应所部乡军大破马休所部西凉铁骑,大快人心。县衙内院,贾诩正在和李应喝着茶。贾诩一副目不转睛的模样。李应被他看得实在有些毛了。起身向贾诩说道:“文和兄,可有兴趣随我到校场点兵。”贾诩点了点头,两人并排朝襄武县校场走去。

    来到校场,迎接李应和贾诩两人的是刚刚经历大战的乡军士兵,只见他们,整齐划一的列队在校场中央,兵不卸甲,戈不离手。纵然昨夜一场苦战,依旧士气满满的样子,那样子好像随时准备再次出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襄武兵丁们,散漫的躺在校场,彼此间还有说有笑的。就在刚刚,他们还在嘲笑李应所部乡军是些傻子,敌人都跑了,竟然还兵不卸甲,严阵以待。他们哪里知道,在长达一个多月的训练中,乡军已经将李应的军规奉做圣旨,没有他的命令,纵然天上下冰雹,也得兵不卸甲,马不解鞍。

    李应牵着贾诩的手一同来到点将台。(顺道说一句,古代如果两个男人关系好,彼此手牵手表示亲切,莫要想歪了。)

    这时候的李应还是一身黑漆漆的铁甲,只不过粘上了些许暗红的血迹,还没来得及擦。李应看着校场之中列阵迎接他的乡军说道:“将士们,我军首战大胜,所谓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某先前说过,凡战死沙场者,给家人十头猪,佃租只收取一成,子女有李府照应,男孩读书,女孩织锦。今日,论功行赏。”李应说完,看向身旁的公孙贾,公孙贾会意,向前一步,拿出手中竹简大声读到:“襄武郊外一战,斩首西凉敌军二百一十三人,俘虏西凉骑兵三十名,战马二百零五匹。”说完停顿了一下。只听见校场内喊声阵阵

    “虎、虎、虎”

    等到声音平息,公孙贾接着说道:“我军亡二十三人,重伤五人,轻伤二十二人,依照军规,论功行赏。”

    然后听到公孙贾喊道:“李二牛、李虎、李铁……阵亡者每人给家中十头猪,每户抚恤三十两纹银,佃租每年改为一成。”

    随后说道:“李石”

    “到”

    “五头猪,十两纹银。”

    ……

    等到这奖赏完毕,石宽就带着部队回乡军军营了,一道奖赏都回乡军军营后去领。

    三天以后,斥候来报,说马超亲自率军两千来犯襄武县,据县城已不足五十里。李应赶忙召集军队,一干人等朝襄武县城进发。

    见到贾诩,李应说道:“文和兄,马超勇猛,此次前来的两千西凉铁骑更是精锐。如何退敌,文和兄可有腹策?”

    贾诩皱着眉头说道:“我意开城投降。”

    李应一听,瞬间石化了。

    看着李应一副僵化了的表情,贾诩笑着说道:“子瑜不必担心,不是真降,而是诈降。马超,字孟起,年不过十六,虽是悍勇,然则勇而无谋。”

    李应闻言,回过神来,说道:“文和兄,看人倒是透彻,只是不知如何诈降?”

    贾诩伏在李应耳边说道:“只需如此如此……”

    傍晚时分,马超率军到达襄武县外,向前叫阵说道:“李应、贾诩,两个匹夫,可敢与某一战否?”

    贾诩冲着城下喊道:“孟起将军威武,只是将军为何无端伐我襄武?”

    马超不屑的说道:“乱世之中实力说话,尔等实力不及,早晚被人吞并,谁人不可伐之。”

    贾诩沉默了片刻,冲着城外说道:“马将军,我等若降,汝可能保我等官兵性命无碍?”

    马超闻言大喜,赶忙说道:“那是自然。不过,某要李应的人头,替某死去的八百兄弟报仇。”

    贾诩说道:“我已将李应骗到城内,迷药将其放倒,现捆在县衙大牢之中。将军且回,明日一早,某必将开城投降,届时将把李应亲自押解给将军发落。”

    马超听完,大声叫好,随后命大军退后十里安营扎寨。心中很是得意,想着自己兵不血刃就夺了襄武县城,待到拿了城池,再兵发狄道,取了这陇西郡。

    待到营地扎好,马超聚将,说道:“贾诩欲明日献城与我,尔等怎么看?”说完还捋了下胡须,额,发现自己没有胡须,尴尬的把手放下了。

    马铁向前抱拳说道:“区区襄武县,兵不过百,战马更是无法和我等西凉汗血马相提并论,不降他有选择吗!”说完,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马休则上前一步说道:“兄长,我以为不可轻敌,难保不是敌人的诈降之计,我建议今晚严加防范,以防敌人偷营。”

    马超说道:“某弟莫不是被李应下破了胆,怎的这般谨慎。”

    马休说道:“小心使得万年船,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