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是啊,只要她想,就没不可能。

    几年前,她还啥都不会呢,现在都能考大学了,她都多少岁了,再过两三年就四十岁了,可她不还是照样考上了大学!

    田珍珠报的也是师范大学,田珍珠报的就是师范专业,将来也打算当老师;林建设报的是是个经济专业的,颜希月看了一眼,估摸老二就是觉得能赚钱,但经济相关的专业这会在国内刚起步,如果想深入学习得靠老二自己了。

    老三报的学校跟林文林娇的学校就在隔壁,选的是建筑专业,这几年他看了挺多书,对这方面很感兴趣。至于修自行车、录音机什么的,他鼓捣半天,还没他大哥明白呢。

    梁薇报的是京市的大学,选的是外语专业,离家也挺远的。

    老四林建设和梁慧报的学校远,直接就去了冀南,林建设想着,他媳妇儿好些年没怎么回过家了,正好大学要在那待四年,去了能好好跟家人处处。

    颜希月没什么意见,寒暑假记得回来看看就行,儿女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好,最重要的是他们家的孩子懂得为别人着想,这很好。总不能,颜希月和林平安拿着根绳子把几个孩子拴起来,啥也不让干,天天待家里吧?

    至于林平义家参加高考的四个,也都尽可能留在了本市,和林平安家的几个扎堆报了那几个学校。

    最后通知书下来的时候,整个县里都震惊了,他们红星大队的知青三分之二就考上了大学,剩下三分之一除了极个别发挥不好落榜,最低都是大专。

    最让人震惊的,还是林平安家的老大老二两房人,三十多近四十多的年纪,竟然考上了大学?还是本市有口皆碑的大学?

    明明大家都是下地干活,回家煮饭,咋得你就悄默声儿的成了大学生?不就是天天看着孩子写作业嘛,咋就一下子飞得这么高?这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让大家很是羡慕了一阵子。

    不过再羡慕,他们也没那本事,当初林家疯狂学习的时候,张红梅走到哪儿都拿着一个小本子背东西,就连上工歇息的功夫都掏出来看看,还劝她们也跟着学学,有好处。

    结果呢,她们不以为意不说,还有那嘴贱的,直接把张红梅贬的一文不值。所幸,林家在大队的人缘好,有人帮着怼回去了,否则还指不定又是一番闹腾。

    现在倒好,人家学着学着真成了大学生,她们却还是队里只能下地干活的劳苦人。

    哎呀,心里这个后悔啊!当时要是能听进去,那这会指不定自己也成了大学生呢!

    成不成不是现在想想就行了,得拿出劲头来才成。

    开年一出日子,就到了大家报道的时候。大队部很是忙了一阵儿,给知青和大队里考上大学的人开介绍信。还动了拖拉机,把人全给拉到了车站。

    家里的大人们一下就走了,顿时院子就空了,只剩下林平安颜希月,并四个孙子孙女。

    最小的老四的家孙女,被父母带上了车,跟着去了冀南。

    林萍家的两个孩子也被留下来了,跟着林平义和张桂花住在自己家。

    这下,两家老人就成了邻居,时不时串门说说话,也不算是很无聊。

    林江林姗林河林瑚都在县里上学,恢复高考后,学业突然就繁重很多。但是念着家里的爷爷奶奶,想帮着做些活计,就每日骑着自行车上下学。

    说来,这自行车也是林平安瞅着机会从交易器上弄出来的,还被林文林娇骑过不少时间。

    上大学的人一走,过了小几月就有信传来,红星大队的人们拆开一看,这上大学可不得了啊,还发钱嘞!

    这下子,原先大队里就蠢蠢欲动的学习的心思又重新燃烧起来。

    上学不仅不花钱还发钱,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事啊?

    几天下来,林平安家里多了许多人过来拜访,想要借家里的笔记回去看看,他们抄完就还回来,保证不弄坏。

    林平安还能说啥,只能把东西借给大家,不过借的都是他当初教建国他们学习的本子。至于孩子们自己的,林平安在未经他们允许时,是不会动的。

    这些乡里乡亲的,也不白拿,来的时候随后就是把新鲜的小菜儿,笔记借走了,东西留下了。

    颜希月和林平安还在坚持给报社投稿,放开之后,又加了许多平日发生的小故事,一笔笔的稿费算下来,比县城里的工人也不差了。

    上大学的第一年暑假,除了林建设带着一家四口回来,其他人都来信儿说是不回来了。

    要么是在学校跟着老师做项目,要么就是兼职赚钱,总之就是没回来。

    所幸寒假终于一个不落的全都回来,大家热热闹闹的好生过了一个年。开年后,又是照常的离别。

    转眼就是毕业的年份,林建国被分到了机械厂当技术工人;大儿媳张红梅和老二林建军,外加一个老三林建业,合伙办了个场子,专门做衣服买衣服的;另外,林建业还扯了一个建筑队,另两人也入了股,也是弄得风风火火;田珍珠毕业后争取了留校,然后接着往下读了研究生。

    林建设和梁慧还记着这边,毕业分工作的时候,选的是阳水县,但是职位低了很多。都是在县政府工作,一个搞宣传,一个搞农业。林文林娇一个留在了学校的实验室,继续读研读博,一个毕了业被分到了本市的电台,当一名实习主持人。

    梁薇被分到了外交部,天天录音机不离手,把英语说得那叫一个溜,回回都能在和别人谈生意的时候把别人怼回去,就这生意照样没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