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子撑父菊作者:阿子夏

    顾惘依旧保持着淡漠的说:“是顾惘消息不通,耳目闭塞。”

    霭乾轻轻的笑了笑,看向顾惘道:“此事秘不外宣,江湖众人大多都还不知道的,不是顾大哥的耳目不通,而是此事确实没有多少人知道。”

    顾惘不认为霭乾会骗他,何况若真是骗了,顾惘也不可能在相处中没有发现问题,以他的经验,和长期敏锐的直觉,他知道,二十年后的霭乾和仁知阁没有半毛钱关系。

    可是现在为什么霭乾短短数月余更是从一个青楼里的小侍童,变成了仁知阁的阁主。

    天色漆黑,像是俨黑的墨汁一样,在月亮的笼罩下,只有几点小星在空中闪烁,房中烛火轻晃,光线晃动,缠枝的莲花烛台的高低错落,虽然光线晃动,却办分没有影响视物。

    顾惘当真是不解了,见得未来的友人现在过得好,地位高,顾惘自当是为他开心的,可是这一切发生得太奇怪,难免让他多思虑了几分。

    他记得霭乾未来经过的事情,与现在并无差异,只不过因为顾惘的干预,中间多了几分波折,但若说没有差异,却也不是,其间最大的差异是经顾惘插手后,离开青楼的时间变得早了。

    可是无论怎么早,也不可能短短数月,成为仁知阁的阁主啊!

    顾惘身长玉立,眸光有些微的晃动,看不出是什么个意思在里面。

    经过顾惘的手,改变了霭乾的生活,并且让霭乾走上了一条和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

    那么就代表,很多的事情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改变的。

    而明明他的经历和身份都变了,名字却没有改变,又是什么法则在其中?改变了原本的跪倒,却不会消失

    霭乾看着顾惘,试探的问道:“说起来我和顾兄你还有一面之缘,顾兄也曾仗义相助过,不知顾兄你是否还记得?”霭乾见顾惘如此反应,以为顾惘早已经不记得有他这样一个人了,毕竟当时他不过是一个仆童,有那里值得顾惘记在心上。

    顾惘微回神,面色平静道:“自然是记得阁主的,只是没想到阁主还把当日小事记挂在心中,不过举手之劳,阁主不必太过记挂。”

    霭乾正了正面色,眼神认真的看着顾惘道:“对顾兄你是不足挂齿的小事,但是对于霭乾,就是一生难忘的恩情了!顾兄你不必推脱。”

    大厅里的香炉里冒出丝丝缕缕的轻烟,霭乾桌上的茶盏里也在冒着缕缕水汽,两相之间很是相近。

    顾惘听得他如此说,知道他是把上次赠他银票的事情放在了心上,而现在前来估计是想要加盟柳絮山庄,还这个恩情,助顾家一臂之力。此意味如此明显,顾惘却还是没有对霭乾放心。

    他知道霭乾和仁知阁没有半分关系,不可能和原先的阁主有血缘关系。

    何况仁知阁又是传贤不传亲的,若说霭乾是贤者,他如此的岁数,又如何能服众?其中的诡谲,也只怕是没有那么简单的。

    但既然霭乾有助柳絮山庄之意,无论如何,也总归是好的。

    ☆、第七十一章

    那霭乾道明此次来是何意,明面上告诉天下人,此次江湖之乱,顾家力寡,但他知顾家的处事为人,决不会做出此等事情来,顾惘更是与他有恩,他自当出手相助,不让顾家蒙受冤屈,被他人欺凌,,而说了那么一长串的理由,其实重点是报恩,其他的话语不过是为了把报恩点缀正气凛然,以一阁之力,抵挡一阁江湖对于他恩人的冤枉。

    而霭乾此次前来,更是带来了阁中的精英,因怕惊扰柳絮山庄的人,让守卫误会他们的来意,便只是他们三人上了柳絮山庄,其余带来的人都留在了柳絮山庄的山脚处的客栈。

    “燃放信号弹筒,他们便会山上。”

    霭乾此话就好比是在直接问顾惘,放不放他们上来,合不合做,由他来决断。

    顾惘也不慌乱,若为了霭乾的那一份加盟的势力而放松了警惕,引狼入室,可见得不偿失了。

    顾惘问道:“霭兄你既要加盟,不知有和诚意可表示呢?”

    顾惘对霭乾太过于了解,虽然是二十年后的霭乾,但是正所谓三岁看到老,即使现在霭乾还没有变成那样子,但是十四岁,已经有了苗头在了。这可不是个会手软的主,在江湖上,霭乾可是个一言不合就就能灭对方满门之人,更是一个讲究将利益最大化的人,就连着名字谐音也叫‘爱钱’。若是帮柳絮山庄,顾惘想不出现在的柳絮山庄能给他什么利益,而顾惘能在柳絮山庄失势的情况下,还敢如此的反问

    霭乾有势,而顾惘他有的是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绝世武功,他又有何惧,一剑挑江湖,他也不是没有那个胆量和胆量,这片风浪,他一人,可替顾上铭挡下。

    只不过,团队合作可也是很重要的,能省一分立就省一分力。

    而仁知阁,算是相当好的合作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