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架飞机已经把螺旋桨移到了前面,驾驶位也做成全包的。第三架飞机已经接近了众人心目中飞机的形象,至少在外面看,有不少地方已经是金属的。

    张国庆围着飞机转了一圈,问,“你刚才说,这架飞机还有20%的性能提升空间?”

    张帅拍拍机头,回答,“是,比如螺旋桨的形状、机翼的形状,现在都还不是最佳数据,有一些改进空间;发动机也还有少许调校的余地,传动和整个系统也都有改进的余地,所以20%的提升空间应该是有的。”

    张国庆又问,“这飞机有多重?”

    “将近1.5吨。”张帅回答。

    张国庆心中计算了一下,说,“1.5吨,加上驾驶员和其他物资,算成1.6吨,提升20%,就能增加三百多公斤的载重,能办的事可就多了。这个优化,需要多长时间?”

    “似乎,似乎不是这样算的。”张帅感觉这样说不太对,接着又说,“优化的方向可能不全是载重量,也可能有其他方向,而且需要大量的实验,半年到一年时间总是需要的。”张帅回答。

    张国庆略一思考,说,“你分出一半人员,专门组织优化团队,争取三个月把这些实验都做完,做出一个定型,争取半年左右生产出来十架飞机,我们在盐州也建一个机场,就等你的飞机。”

    张帅对这个要求并没有为难之色,爽快回答,“好。”

    张国庆走到机库门口,看看外面的天,说,“有了这东西,和具有机动性优势的敌人大规模作战时,就不怕找不到敌人了。”又转回头,对张帅说,“把机场的标准也转给孔思松一份,叫他在鄂北也建一个。”

    又转向陈宇峰,说,“小陈再派一个小组,把机载机枪和航空炸弹都配套上,现在载重小,威力有限,慢慢就厉害了。”然后又对众人说,“我再安排一个小组,配套上机载电台,这就齐活了。”

    张国庆几人在肥州呆了三天,然后逆流而上,鄂北去看望孔思松,这是个临时的决定,孔思松匆忙安排。

    几人到孔思松这里,以看望为主,也想帮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鄂北的投入远小于皖徽,特别是工业投入方面,所以他们对孔思松这里的建设情况并没有太高的期望。

    孔思松倒也没有让人失望,在极少投入的情况下,建设的有模有样,道路都平整过,虽然没有用水泥路面,却是使用了高透水的炉渣,新建的工业园区,纺织厂、木材厂都已经投产,供电线路还延伸到了园区外,省主席办公区也都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