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宗孝先虽然感觉这个东西有用,但对它能产生哪些影响仍然不理解,张国庆也不想多说,机械化发展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进入电气时代,会有什么结果,确实难以预料。

    宗孝先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他本就不是来看科技成果的,只要确认了张国庆对他仍然信任,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张帅仍旧待在盐州。盐州机械研究院有一半的力量都投入到发动机和传动技术上,这些工作暂时没办法搬迁到肥州,肥州没有重型设备,搬迁难度又太大,张帅准备在肥州再打造一套重型加工设备,这就需要时间,因此,肥州研究院的主要工作是组装和测试,毕竟这里空地多,不容易出现次生事故。

    他呆在盐州,还要亲自办一件事,就是招人。所谓招人,和普通招人不太一样,实际上更类似于风险投资,机械研究的理论体系已然成熟,盐州也有不少有思路的人,而他需要的就是找到这些人,让他们带队搞研究。

    是他们,不是一个人,从有了少许实力开始,张国庆就搞了一个“饱和投入”,同一个目的,同时会有多个小组研究,而这些小组的核心,就需要张帅亲自来找。

    这其实是个很庞大的工程,以机械院名义的选拔,报名的人非常多,即使初选后,也会有数百人。盐州有很多传说,都是普通的工程师,因为一个想法被机械院看中,马上就成为“成功人士”,如果产品大量推广,发明人甚至还有分红,那就成了有钱的“名人”。

    张帅对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或者说是成功的能力有一些感应,他会和大多数人聊一聊,从而找出感觉最好的一部分人。当然,机械院还有其他考评方法,那也会选出几个人。

    选出的人会进入一个小组,小组里有各种助手,仅仅学徒就有三、五个,还有人负责协助实验,有人负责申请款项,而组长只需要做好技术就行。

    如今的飞机制造被张帅分成了三个主要方向,分别是动力、机身和燃料,每个方向又有一些更专业的课题,每个课题根据情况都会有三组到十几组同时研究,真正的烧钱项目。

    张国庆主导的半导体工程其实也是类似的架构,不同的是,并没有人知道半导体是什么东西,所以他的组织更难搭建。

    除了半导体生产方面的材料工艺需要大量实验,还需要大量的应用人才,张国庆先是在传统电学方面找了些人,又搞了一些培训班、实验班,又不时搞些比赛,从中寻找有“灵性”的人。

    仅仅半年时间,半导体设计小组就成立了三十多个。最早的比赛,大都是理论计算,偶尔也会有简单的电路设计,马上要搞的这个比赛,却提了不同的要求:设计收音机,要求尽量便宜的元器件,还要尽量稳定。

    这次比赛类似于半年度决赛,算是个重要比赛,不仅要有理论设计图,还要有实际的样品,这就极大增加了比赛的成本。比如,一个晶体管的成本要40元,每个小组都分配了10个,再加上其他器件,光是实验材料,每组都要上千元。

    要知道,盐州虽然富庶,人均月收入也仅有几十元,千元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大一笔钱,况且取得资格的小组有二十多个,算下来,材料成本超过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