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见朱元璋决心已定,吕由诚心中知晓,此事已经无法改变。

    “是,天王,臣遵命!”

    一旁的赵鼎,看了一眼目光坚定的朱元璋,还是将劝诫的话给收了回去。

    “嗯....”

    对于吕由诚的回答,朱元璋很是满意。

    拿起桌案上的茶杯轻抿一口,随即缓缓道:

    “另外,咱认为大宋朝廷之所以走向末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奸相蔡京当道。”

    “他在为相期间,贪赃枉法,陷害忠良,打击异己,百姓对此深恶痛绝!”

    “且由于他的专权,致使朝中全是奸佞之臣,彼时的朝廷,蔡京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也正是因此,才导致了大宋朝廷的日益腐败,积重难返。”

    话到此处,朱元璋看了看面前若有所思的两人,沉声道:

    “因此,为了避免重蹈大宋朝廷的覆辙,咱决定彻底裁撤中书省,废除宰相制。”

    “日后大明王朝只有天子当国,永远不会再有相国混乱朝政!”

    “不但咱是如此,此条旨意,咱还要写入皇明祖训,赦令后世子孙永远遵行!”

    听到此话,吕由诚和赵鼎不由心中齐齐一震,抬眼望向朱元璋。

    赵鼎率先开口道:

    “臣斗胆恳请天王收回成命!

    “臣以为错的只是当宰相之人,但宰相制还是可行的。”

    “且自古以来各朝各代无不是天子坐朝,宰相治国。”

    “在此制度之下,可谓是盛世迭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诸位贤君概莫能外!”

    “以此便能说明,宰相制是上合天理人伦,下合中原国情的!”

    “是啊!天王,赵府尹所言不错,只有继续实行宰相制,方能使江山永固,天下太平啊!”吕由诚附和道。

    天王为何会突然提出废除宰相制?

    难道这其中另有玄机?

    对此,吕由诚心中很是不解。

    闻言,朱元璋轻轻摇头:“祖宗传下来的许多东西固然很好,但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咱不能一味的遵循祖宗之法,一套健全的制度,肯定是需要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

    “只有如此,才能使国家走向鼎盛!”

    “就如宋太祖赵匡胤留下“重文抑武”的祖训,在随后的岁月中,已经使大宋朝廷陷入了一种畸形的发展状态中。”

    “不然,大宋也就不会在面对北方的蛮夷时,那般的被动了。”

    “同理,宰相发展到如今也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倘若不如此,只要日后大明出现一位如蔡京这样的奸相,那么大明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你们又岂能理解咱的深意,咱可是经历过胡惟庸以宰相之名,代替咱治理国家的。

    若是这么发展下去,那咱岂不是就成了傀儡皇帝了。

    咱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此,这个宰相制,咱必须得给它废了!

    听到朱元璋的话,赵鼎还是认为不应该废除宰相制,毕竟这是经历过历史检验的。

    于是面向朱元璋拱手道:

    “天王,臣还是认为不妥,不能因为蔡京这样的奸相,而就全权否定了宰相制的可行性。”

    “古往至今,历朝历代也出现了许多的贤相。”

    “秦之商鞅,汉之萧何;唐之房玄龄,以及大宋的王安石。”

    “因此,臣希望天王再考虑一二。”

    “臣附议!天王还请三思!”吕由诚揖礼道。

    “三思之意乃是思危思退思变,咱正是考虑到了宰相制的危害,这才做此决定的。”朱元璋悠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