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两天乾隆的心情一直不好,起因于乾隆和乐满的斗智斗勇上,众所周知,十二月份是中国人最繁忙的一个月,所有的衙门都在这个时候开始清帐啊总结啊之类的活动,而前天乐满递上了乾隆二十七年的账单,乾隆看到收入的时候很欣慰,看到支出的时候,他手里的茶杯又碎了一地。

    国库里有两个支出,一个是就是乾隆南巡结束后兴修的河工——柴塘工程,共花费三十万两白银,其实这点钱真不多,就这样还让人家乐满开源节流,就地取材,工程要用的土居然让人家就地解决,在乐满看来,这些土不都是一样得比。结果这块取土地方差点挖出一个池塘来,不过后来工部的人灵机一动,将这个挖土造成的大坑挖深了些,将一部分水引入这个新挖的湖里,然后一边继续修筑柴塘一边将湖里的水引入柴塘旁边的河里,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乾隆对这个工部监工的小官员大加赞赏,说等工程结束就会有赏赐,让这个小官员很是阳光灿烂了好几天。

    国库的第二次大的支出就是缅甸战争,因为缅甸与云南交界处有瘴气,所以乾隆购买了很多药材,来治疗瘴气,再加上行军的费用,这笔数目不小。

    这些乾隆都能忍受,毕竟嘛,这些可都是正常的支出,他生气的是乐满奏折后面那句话,“鉴国库之银,支出之数目恐有超出收入之可能,遂国库今年只能再出纹银十万两。”乐满的意思就是担心财政支出会出现赤字,所以乐满童鞋告诉乾隆皇帝,户部只能在今年再出十万两,多了一分没有。

    乾隆看到这里,气得脸都红了,他确实打上了户部的主意,新年要进行国宴啊之类的活动,那都是用钱的,难道都要从乾隆的内库里出吗,就是乾隆再败家,自己出多出少,自己是否在这么明显的事情上当冤大头,他还是知道的,所以乾隆想要让户部多出些,他的内库少出些,结果他还没有说出口,就被乐满给给堵了。

    乾隆觉得很憋屈,马上叫来了乐满,像他阐述了一些宴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思就是国库得出钱。

    “可是皇上今年将明年的钱支付出去了,那么明年就会少十万两,这成吗?”乾隆被这句话噎得半天找不到声音。

    “朕的国库难道少了这十万两就不能过年?”乾隆坚决不承认,这是自己私心不想多掏钱。

    “不是,国库是不少那十万两,奴才是怕这样每次多支一点,国库的银子会越来越少,到时有什么事情,上哪寻银子去了,难道让皇上用自己的私库补吗?”乐满闷声的回答道。

    乾隆被再次噎得说不出话来,他是经历过康熙年间那场追债风波的,在皇玛法的身边,他看着那些官员借国库银子,让国库已经空了,每天皇玛法的叹气,他不是没有看到过,这也是乾隆一直以来,重视户部尚书人选的原因。

    可惜乾隆天生的性子里就有散财这一项,加上他本身并不知道市井人家的生活状态,也就是不了解市价,所以那花钱跟流水似的,乾隆只知道国库里的钱一点一点的减少,就是不知道怎么花的。

    现在乐满这样紧守国库,乾隆自然很高兴,自己有如此正直的官员关心着大清,自己心里也很自恋的想,若不是有朕这样的明君,就不会有如此耿直的乐满了。乾隆一高兴赏赐了乐满些东西,让他退下了。

    等乐满一走,乾隆回归自己的奏折,才想起自己叫乐满进宫来的原因,让乾隆再叫一次,然后再让乐满堵得说不出话,乾隆不愿意干,但是让他自己掏内库用自己的银子,乾隆又觉得亏,真让乐满东墙补西墙也不是办法,乾隆那颗大脑纠结了。

    而在乾隆纠结的日子里,缅甸的战报到了,中国大清的军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那是海军方面的,在云南边境,由于瘴气的原因,大清的军队在云南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而缅甸方面竟然抱着让大清损兵折将的决心,利用自己有象军这一优势,也确实折损了不少大清的士兵,乾隆知道了心情好才怪。

    这日,悠然带着宝宝入宫请安,现在的宝宝才两个多月,而且又是寒冷的冬天,但是太后想他了,非要自己出宫来看,乾隆等人自然不放心,最后悠然决定自己带着这个小祖宗来看老祖宗,马车上弄得很暖和。悠然的马车是直接赶到慈宁宫的。

    “哀家的小乖孙哦。”人说隔辈儿亲,这隔了两辈儿,看来是更亲了。

    “皇上驾到。”悠然刚做没多久,乾隆就来了。

    “皇额娘,朕听说宝宝过来了,特地来看看。”乾隆在一番请安之后,说道。悠然瞬间觉得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在这呢!”太后抱着宝宝给乾隆献宝,宝宝似乎也知道这位是大爷,所以对着乾隆不断奉送自己可爱的小脸,然后嘴里还叫着“啊啊啊”的,悠然在旁边心里微酸的想,这个惯会讨好的小坏蛋,你对你老娘都没这样。

    “我听说缅甸取得一场大胜呢!”在这样新年气氛渐浓的日子,悠然觉得乾隆的心情很好,自然挑一些好话说,只是这次悠然碰壁了。

    “什么大胜,云南那边由于瘴气的原因,死了好多士兵。”乾隆想到这里,也没有了逗弄孙子的心,再想想,若是再战也得等明年,倒时自己的国库又要少一笔,这少的一笔,估计乐满那一定不满意,朕还得看他脸色,朕可是皇帝。乾隆心里自我安慰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