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尽管依旧是在为这一路上所见到的情形而感到难以接受,但陈羲还是抓紧时间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因为,汉阳这里,可并不仅仅是一个回家途中的中转站而已。

    他的目标是汉阳兵工厂中的一个人。

    汉阳兵工厂,其闻名于国内的产品,莫过于其仿制德造1888委员会步枪而得来的汉阳造和老套筒。

    但是实际上,汉阳兵工厂可以说是国内当时最大的兵工厂,在1895年至1908年的14年间,汉阳兵工厂共造枪械11万余支,子弹4000万余发,炮985尊,炮弹98万余发。

    1917年,每日能产子弹20余万颗、炮弹2000余枚、步枪150支、山炮10余门、野战炮3~4尊。1920年开始生产机关枪和手枪,1921年开始生产大正6年式75mm山炮,1922年开始生产黄色、白色、黑色和黄色安全炸药,1924年开始生产75mm的迫击炮和炮弹,1926年开始生产飞机炸弹,1927年开始生产手榴弹。至1928年,共生产各种枪支70余万支,炮2000余门,枪、炮弹4.33亿颗,炸弹864枚。

    但是这个兵工厂并不重要,等他回到家后,就能够在自己的地盘上得到系统支援的军用工厂,虽然达不到如此大的产能,但是满足基本的战争和训练所需还是足够的。

    兵工厂中,唯一值得陈羲觊觎的,是此时正在汉阳兵工厂中,等待自己费尽千辛万苦,从美国搞来的生产设备到达的刘庆恩刘将军。

    按照原定计划,这批设备本应该在14年就已经发出,但是奈何白头鹰加入了欧战,大量的商船被征调,因而无法将设备发出。

    而好不容易等到了欧战结束,却没想到,运送设备的船在即将到达的时候沉没在海中。

    虽说仅仅是在晚些时候,这批设备就被打捞修复,并且送到了汉阳兵工厂中,但是他的主人刘将军,却已经因为身体和政治上的双重因素,被迫归家养老。

    而这批设备,也最终并入汉阳兵工厂,用以生产汉阳造步枪,而不是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的刘将军半自动步枪。

    刘将军半自动步枪,在投产前一路顺风顺水,甚至有望将东土变成第一个大规模装备半自动步枪的国家。

    只不过在时代和政治的双重打击下,变成了时代的眼泪,成为了世界上现存不到十支的珍稀收藏品。

    但是这些枪也好,设备也罢,都不如作为当时国内最为优秀的枪械设计师的刘将军重要。

    民国连年积弱,国内连像样的知识分子都拿不出来多少;欧战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还能够为绞肉机一般得前线,补充高中以上学历的学生兵。

    这是几十年底蕴的差距,导致现在国内的科研人员相当稀少,能力出众的更是难以招揽,记忆中的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更是还仅仅是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