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美制m1A175mm榴弹炮

    1934年定型,射程9千米,射速5发每分钟。

    最为出彩的是他的重量,仅仅只有653公斤,是专门为了适应山地复杂地形的产物,分解之后,仅仅靠着骡马便能够到处跑。

    性能可靠,便于路况不好时携带。

    这成为了陈羲选择它来作为军中制式75mm支援装备的原因,也是他们出现在这里的理由。

    自从决定要对平武动手,直到拿下平武,陈羲已经三次修改了他的作战计划,但是无论哪一版计划,都是与二郎庙在谁手中息息相关的。

    二郎庙一带,是最适合抵挡凌基元前进的位置,一旦被他们突破了这道防线,那么江由区域内将无险可守,沦陷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而一旦凌基元拿下了江由,那么占据平武、青县二地的革命军,将无处可以扩张,想要扩大地盘,就只能够双线作战。

    这对于人手不足的陈羲来讲,是不能够接受的。

    因此,必须要想尽办法,在不暴露自身的情况下,帮助强武令部,守住二郎庙。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陈羲派出了数个携带着步话机的侦察小组,在江由一带活动,观察双方的动向。

    其中,强武令部第五师,也就是那个拖延行军的部队,表现过于异常,被侦察兵看出后,汇报给了陈羲。

    第三师战损严重,后方没有支援,陈羲判断出二郎庙防线已经是危在旦夕,于是抽调了全部的75mm山炮,组建了一个临时炮兵团,连夜翻山越岭,前往二郎庙附近布置阵地,并有侦察小组汇报坐标,准备在凌基元部占领阵地之后,给予他们迎头痛击。

    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第46师本就已经在连日的作战之下,伤亡颇大,结果又在胜利之后,正是放松警惕的时候,挨了两千多发炮弹。

    周围的战壕早已经被摧毁的差不多了,就算是完好无损也防不住这个程度的炮击。

    在场的八千多名士兵,逃回去的不超过十分之一,剩下的人大多永远沉睡在了这片土地上。

    炮团的战士在销毁了火炮之后,迅速回撤到自家的势力范围之内,没有留下一丝的痕迹。

    而第46师这个精锐主力师的全军覆没给凌基元带来了极大地震撼,紧急将前线的部队撤回了剑阁,等待着下一次进攻的机会。

    第五师虽然收了钱,但还是在强武令的反复催促下,抵达了前线,看到的却并不是敌人,而是已经发臭了的残垣断壁。

    双方又一次的在这里僵持了下来。

    虽说双方都还心存战意,但是这次的伤亡实在是过于惨烈,估计是很难再打起大规模的战斗。

    但是无论是大打、小打,亦或者是不打,对于陈羲而言都是无所谓的,只要他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在这里,那就已经足够了。

    他们在这里对峙的时间越长,对陈羲就愈加有利,就有着更加充足的时间,去调整此前的战略误判,让自己占据更加有利的局势。

    比如说是启动【战时工厂转换法案】,将民用工厂转为军用工厂,使其可以生产军事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