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县令走在路上,被乞丐打下山崖,还一起上天堂了,这不合理啊!

    像是错过了五百万,上次要是在那个山头休息,就是县尊的救命恩人了。

    蒙了一下、要是冒充,会不会有什么危险?有危险也不怕可以回去,县令的身份是不是更安全?边走边看、先忽悠住老秀才。

    “先生来,来!来!坐下,不用这样、用手轻微扶了一下,老人家。”

    是!县尊!礼不可废、叫学生学义就行,先生不敢当。

    “指了指委任状说道:念念,居然没有一丝疑问?很庄重的、一句一句念了起来。”

    “大概意思《武国、永安、元年、吏部行文,虫山县令、名字严松》脱口而出那个松?”

    松树的松!四目相对、公子您不识字?老人家吃惊的说道。

    “嗯!大方承认。”

    《还好不是彼严嵩!要不然打死潘辉,都不会冒充的。》

    哭声响起、对方突然蹲下,老人家嗷嗷大哭、不顾形象与刚才判了两人。

    崩溃一瞬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边哭边流鼻涕,像个丢了玩具的小孩子,等哭够了、递过纸巾,失态了多谢县尊。

    “不用、叫我公子就行,还没冒充就被默认!居然一点都没有怀疑?哭够了!你没有疑问?”

    没气力了、县尊人品在下,亲眼所见。世家子弟、也有不好学的,有些纨绔子弟比公子差远了。

    《李卫好像也不识字,官还不小。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正常,合着自己多虑了。》

    叫学生学义就行。

    那为何哭泣?还是叫我公子吧!在外不方便《找了个借口。》、还是叫你老人家吧!这形象太像了。

    “哈!哈!哈!”

    老秀才说道:知道、在路上不安全!这形象、真的就是叫花子一个样子。

    想起了老生的过去,唉!唉!接连叹了几口气,就开始讲起来他的过去。一发不可收拾,从小到大读书、成家、到现在这落魄样。

    家中独子,有薄田十几亩、算是小有资产。六岁启蒙,十四岁初入考场,经三考而中秀才。奉父母之命成婚,娶了祖上、对我家有接济的女儿,家资相当。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可是好景不长,举人要去州里考,耗资巨大、三年、三年又三年,父母相继过世,岳父、岳母也紧跟而去。

    卖田卖地、妻子也因病去世。了无牵挂卖了房产,搬到州里长住。

    在城外寻了个学堂,当起来了、教书先生,教书、备考过日子,清淡、自在、可是好景不长啊!

    居然说老夫误人子弟,几年一个秀才也没有,教出来的。哼!哼!一群有眼无珠的家伙。

    “潘辉赶紧讨好道:不能够、他们是朽木。”

    找了个年轻的,嫌弃老朽、教不好,直说不就行了。何必损人呢,弄得周边都没有人请了。

    “教书先生、不是越老越吃香?”

    看人的有名望的、教出来的学生,有当大官的、就有人,出大价钱请。

    《世家、州、府、县、差别不大》

    我赶紧说道:我请你。

    “大人是可怜在下,大人、为何独自赴任?”

    思维方式不同,这该怎么编?

    《被追杀、不行、有了、姨娘、庶子、在家被针对、这个可以有。》

    “乱编一通、意思就是,小时候被下过药,被迫害过。姨娘就拘在身边,不敢放出去,读书,出去游玩啊!所以就现在这样了。求着长辈举荐了个小官,途中想尽办法,把主母派给的随从甩掉,怕被算计迫害。”

    秀才给了个同情的眼神说道:世家子弟、也不全是过的舒坦的。

    “潘辉起身现学现卖,行了一礼说道:请先生教我识字,乃真心、聘请先生为师爷。”

    老人家说道:何为师爷?

    超纲了、这里没有,这可怎么解释。帮县令处理文书,给建议,出谋划策,还可以帮忙处理政务,在外称老爷。老了给你养老送终、安葬。

    《忽悠老秀才一起冒险,自己随时能跑。以后对他好点……算是补偿吧!反正他也是孤身一人,不用担心连坐他人。》

    起身双手相合,鞠躬九十度,秀才说道:老身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身就卖给大人了。要不是公子老身恐怕就没了,此生定不负公子所托。

    “老人家眼眶都红了,没想到后面两句杀伤力,那么大!双手扶起、先生请坐。”

    有了引路人,以后的日子不愁了。熟悉以后,询问想要知道的东西。

    以及一些常识,开科取士还不到百年,与世家名仕举荐并行。

    以前只有举荐,所以他才魔怔似的读书。谈到开国太祖,秀才的崇拜之情无以言表。

    《比迷妹还迷妹。》

    什么平定四方、一扫六合、夜战八方、结束混乱割据。

    “赶紧说道:先生天色不早了,要不然不知道他要说到,什么时候。”

    “啊!的一声叫了起来,要赶不到县城过夜了,那赶紧的,县尊可有表字?”

    《小山坡圆了当官梦,芝麻大的官,那也是一县之主!》就叫、元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