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通过这次大额存款,金濂一路上思考了很多。

    银行的存在,改变了大明很多交易方式,甚至可以说,直接刺激了消费。

    不管是大额还是小额,都有了流通的正当性。

    再加上存折这样的存在,让各商会之间,除了一开始存储的金额,剩下交易,就是人揣着存折,来往城池更加方便。

    至于挤兑?

    没有人会去怀疑圣人的财力。

    最重要的是,圣人手中的各种工厂产业,现在已经从天津开始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

    有着这样的基础,银行才会吸引像金濂这样的权贵。

    武力强大,实业坚固,这才是大明前进的道路。

    而金濂,就是要为这些事物打上法律的补丁。

    一想到这些,金濂那获得巨额财富的喜悦就淡了许多。

    像是圣人提的那种专利权,还有人口流动的限制,工人需要基础的保障等等。

    马车车厢摇晃,金濂揉着眉间,顿时感觉脑阔疼。

    天津府,大沽口。

    几个奇装异服的人,站在港口,不得寸进。

    “大明现在也太没礼貌了,都没有人过来迎接。”

    为首的年轻人,留着月代头,身高在一众人中,并不显眼,或者说,港口的这群人,和身旁的脚夫海商比起来,就是矮冬瓜。

    外披马甲,一身奇装异服,很容易被认出来,这是倭人。

    要不是进入海域有提前通知,引导船开路,否则他们能不能到码头都不一定。

    大明沿海苦倭寇久矣。

    别管是真倭寇还是假倭寇,反正自洪武开始,他们就参与了侵扰大明沿海,也不算是背锅。

    麻达二郎眼珠子溜溜转,面对眼前的明人,丝毫不敢大声说话。

    “少主,别那么大声。”

    扯了扯年轻人的衣服,麻达二郎知道,今时不同往日,在场的人要是乱拳打自己这些人,那自己还不能反抗,最好的方法就是蜷曲抱头,努力活下去。

    闻言,年轻人皱眉,虽然大明贵为天朝,但也正因如此,还需要讲究体面。

    “少主,此番不是大明至尊请我们来的,是我们来求至尊的。”

    一旁的武藤太郎开口道。

    “我藤原氏怎么说也是摄政之家,就算天皇也不敢如此对我。”

    年轻人开口便是趾高气昂,似乎将大明的至尊和倭国的天皇放在同等的位置。

    闻言,武藤太郎脸色阴沉了下来,道:“别忘了,家主的嘱咐。”

    “知道了。”

    藤原氏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随后扫视围观的群众,恶狠狠道:“看什么看!再看我要了你们的命!”

    “咦,倭人在狗叫什么?”

    “不知道,叽里呱啦的,好像在警告我们?”

    “哟,还握刀!”

    群众们丝毫不惧,一道道目光紧紧盯着那些手握刀柄的武士。

    码头是秩序和混乱并存的地区。

    为了保障海商的利益,港口对于海商携带冷兵器,那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不要说脚夫原本就带有帮派色彩,不过是被官府压制的死,从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