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少爷,稍等一下,汤也快好了。另外木仙师和慕容仙师两位在后院里。”黄雅也抬起头来对杨羽耀说道。

    “好,我知道了。这篱笆是你们做的?”杨羽耀问道。

    “是的,滕瑜出的主意。”黄雅承认道,“他说有篱笆看起来安全点。”

    “那滕瑜他人呢?”杨羽耀问道。他安排给滕瑜的任务就是念那张奖励制度。滕瑜早就念完了,现在却不见他,有些奇怪。

    “他去再拾些柴火。”沈明答道。

    虽然煮饭可以用杨羽耀制作的法器炉来解决,但由于法器炉只有一个,如果要做多道菜就不方便了。而且在滕瑜黄雅沈明他们的惯性思维里,柴火仍是大量储备的必不可少的物资。如果不是柴火又大又沉,他们甚至会想要从夏都扛过来。

    他们正说着话的功夫,木鸢和慕容思雨从木屋后面逛了回来,滕瑜他们用篱笆围出来的院子,在木屋的左右两边都留出了一条可以供人扛着一些东西通过的通道,来到屋子后面。并且左右贯通,完全可以在院子里绕着房子走一圈。

    “小耀你这便携式木屋可真不错,我出钱,能否帮我也改造一栋?”木鸢笑着询问杨羽耀道。

    “可以,不过我想木鸢前辈你得另外准备一栋比较好的没有地基的屋子。如果用那边那个改造的话,恐怕不太值当。”杨羽耀的目光越过篱笆,落在不远处的几间用木头和茅草搭建的房子。那里是木鸢夫妇,段窈染和他们的亲传弟子的临时住处。

    “哈哈,当然不会是那个。”木鸢笑道。他和段窈染前几日才得以彻底离开青锋宗,知道杨羽耀和贺乾清会来到这里,便也带着先一步离开青锋宗的弟子们来到了这边。这些房子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在短时间内搭建的,自然看着粗糙。不过临时凑合着住一住,还是没有问题的。

    虽说现在已经入秋,但玉桂此地依然还很热,屋子漏风反倒更凉快一些。至于虫子毒蛇什么的,有的是方法解决。也不成困扰。再说了,都是修士,就算不做什么,各种虫子也对他们造成不了伤害。但论舒适程度,自然是比不上杨羽耀这请专业的修士木匠制作的木屋的。

    “我们回来了,现在已经太黑了,只能等明日再多拾些柴火了。”滕瑜背着一个塞了大半柴火的竹篓子,返回了院子里。随即杨羽耀看到涂山从滕瑜的肩膀上跳下来,跑到杨羽耀面前邀功。

    “主人,妾身有把他们看护得好好的。”涂山得意地说道。

    “做的不错。”杨羽耀夸奖道,将涂山抱了起来,挠挠她的耳根。得到杨羽耀夸赞抱抱和摸摸的涂山高兴得眯起眼睛,三条尾巴摇得快要起飞。若不是还有一身赤红的皮毛,简直会让人以为杨羽耀抱的其实是一只狗。

    让涂山去保护离开屋子的人是杨羽耀的命令,作为一只修行了近百年的狐妖,即使在刚刚遇到杨羽耀那时,她也比滕瑜他们,甚至比现在的李奉知还强。由她来看护,杨羽耀比较放心。而便携式木屋这边,朱雀很愿意帮忙做一个可靠的监控,保护这里的安全。

    “现在的确不必再去了,在这里并不像夏都需要准备那么多柴火。”杨羽耀对滕瑜说道,“玉桂这里每年只有十几日左右的时间天气比较寒冷,因此这里的植物几乎整个冬季都不会停止生长,不太需要担心捡不到柴烧。”

    既然是决定要来玉桂,杨羽耀当然是做了不少准备来增加对此地的了解。关于气候这块,最方便可靠的了解方式就是向竺墨兰询问。作为曾经玉蟾宫的弟子,竺墨兰在玉桂待了好几年,才被迫逃离玉蟾宫,被迫离开了此地。

    当然,杨羽耀也没有只从竺墨兰这里得来的信息就对玉桂的气候进行了定论。在他原本的世界,因为有大小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变化,即使同一个地方,也会出现环境气候的巨大差异。甚至,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可能让一个地方短短数十年间的气候发生改变。

    而竺墨兰离开玉桂至今,时间已经过了五百多年,这个时间其实已经不短了,完全有存在气候不再像竺墨兰在玉蟾宫那时是极有可能的。因此杨羽耀还特地让他的分身傀儡来玉桂待了一段时间,向当地人打听如今的气候,从而得到了和竺墨兰告知差不多的答案。也许玉桂的气候曾经变化过,但那么多年,似乎又变回来了。

    但就算从他们来到玉桂这年开始,这里的冬季变得更为的寒冷,杨羽耀也不担心。现在才刚刚入秋,到了冬季的时候,说不定正式的住房都建好了。就算因为工程进度的缘故没有建好,他这便携式木屋可是能调节室温,做到冬暖夏凉的。

    “好的,大少爷。”滕瑜从出生就没有离开过夏都,即使因为祖父犯事被贬为奴籍,也是被带到了夏都的人市,而且没多久就被杨家买了回去。因此他的生活经验,是以夏都为基准的。

    夏都的冬季是比较冷的,还会下雪,有时雪甚至会下得很大。加之夏都很大,居住在此的人很多,想要获得柴火,只能到郊外较远的山林里面获取。但大部分人不可能会去拾柴。基本上只能靠购买。

    而夏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不可以随意砍伐山林里的树木,因此能上山拾柴的樵夫也是需要获得批准,要这个许可倒是不需要缴纳金钱,但必须得守规矩。如果发现了有人盗砍盗伐,便终身禁止上山,还要挨棍杖伺候。而这也使得,能够获得足够的柴火来卖的樵夫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夏都绝大多数人不能也不想去拾取柴火,只能靠这些樵夫将柴火从山上运下来卖,故而每次都卖得很快,有时去得稍晚了就买不着了。因此夏都人会习惯性地囤柴火,只要碰见有卖,就一次性买下很多。至于需要加工更昂贵的木炭,那就得从其他地方运来了。这些烧火的材料不囤,等冬季下雪时,樵夫们休息了,可就买不着了。

    但玉桂这里的人没有这种习惯,也不需要囤那么多木材。温暖的气候让植物肆意生长,而且长得比其他地方快得太多。有时门前冒出的一棵小苗,两三个月后就蹿成比人还高的小树了。把这些可能破坏房屋和道路的小树清理掉,便已经能够得到不少的柴火了。

    “大家都忙了一天了,先吃晚餐吧。”杨羽耀说道。沈明立刻跑去抱来了可以挡雨的油布。

    “稍等,我先把柴盖起来。小的我刚刚听那些本地人说这个季节晚上喜欢下雨,把柴淋湿了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