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时间如逝,又过了几个寒暑。

    朝廷里也发生了几件大事。

    五年前皇帝南下遇刺,多亏荣国公挺身相救,皇帝才救回了一命,荣国公却因重伤在家荣养,而此时边关却传来急报,金人的十万铁骑南下,荣国公伤刚好,便被委以重任奔赴前线,直至第二年夏才将金人击退,但为保边境安全,荣国公自请守关,同年的秋闱爆出科场舞弊案,舞弊学子当夜被歹人所杀,引起全国学子的纷纷抗议彻查,同年冬,礼部尚书下狱,却牵扯出五城兵马司贪污行贿之事,皇帝震怒,要求兵部,刑部和大理寺联合彻查,可是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关键性的证据,只是缉拿了几个兵马司不大不小的官,至今却还未有定论。

    还有一件事,皇帝无意间发现冷宫之中有个孩子,一查之下,发现是先帝的遗腹子,便接出了冷宫,养在了身边,加上那么多年皇帝都无所出,朝臣们都纷纷猜测,皇帝是不是另有目的也不可说!

    当然,这些事现在已经与徐妙音无关了。

    她现在只想和亲人好好生活在一起,把日子过好了才是最重要的。

    这几年他们扩建了山上的木屋,毕竟一下子要住那么多人,加上阿绾也长大了,肖铎也已经成年,需要规避的地方就多了起来。

    刚过八岁生日的阿绾手里拿着肖铎给她做的风筝,从屋子里跑了出来,身后跟着一只赤色的狐狸。

    “阿狸,我们放风筝去咯。”说着迈着小短腿跑到了湖边的空地上,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山谷里。

    “阿狸,你帮我叼着风筝,这里,对,不许松口哦,我叫你松口你再松开。”

    阿狸似乎很通灵性,阿绾让它怎么做它便怎么做,听话的就像是被圈养的一般。

    “谁能想到这只狐狸不过是半年前被阿绾无意间救回来的,想不到居然会那么通人性。”

    徐妙音看着那一人一狐对身旁的徐皎月说道。

    徐皎月笑着打趣道:“家姐你可是忘记了白狐报恩的故事?说不定它真的是来报恩的呢?”

    徐妙音见她没个正形,莞尔道:“看来那些话本子你也不是白看的,只是你可别教坏了阿绾,跟你一样没个正形。”

    徐皎月笑得狡黠,“哟,那可晚了,我都是作为睡前故事说给阿绾听的。”

    徐妙音也没反驳,看着阿绾这么无忧无虑的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徐皎月看了看天色,说道:“齐玥他们应该快回来了吧?这太阳都快下山了。”

    徐妙音抬眼看向已经偏西的日头,心里也难免有些担心。

    “这趟去成都府,把去年订茶的那几家老主顾送了就回来,怎么会耽搁到现在了?”

    徐皎月看她一副操心的模样,便宽慰道:“这都来回多少次了?放心吧,这次秦战事跟着去的,你还不放心?”

    徐皎月对于自己丈夫的能力是从没有怀疑过的。

    徐妙音也点了点头,秦战做事她还是很放心的。

    两人放宽了心,便去准备今天的晚饭了。

    可是眼看都入夜了,秦战一行人却还没有回来。

    望着那被点亮的石梯,却不见一个人影,徐妙音心里有些隐隐不安。

    想了想,便打算亲自出去看看,刚跨出门槛,便被在一旁看书的肖铎叫住。

    肖铎几个跨步走到她跟前,说道:“妙姨,这黑灯瞎火的,还是我出去看看吧!”

    徐妙音看着已经高出她一个头的肖铎,想着这孩子一直跟着秦战学武,若是他去自然是合适,但是还是忍不住叮嘱道:“不用出去太远,就在顶上看看,别下山,你一个孩子下山也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