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渔船的鸣笛声响起。

    码头的老吴,朝海上挥舞旗语。

    五条渔船排队停泊,其中两条船的甲板上站着无数难民。

    衣裳褴褛的难民,不禁感叹,谁能想到自己又回到了这里。

    老李三位船长率先下船,难民船上的两名船长没动,铁柱儿五人也没动。

    老吴手持95式突击步枪,问道:“老李,这些人是……”

    老李说道:“上次乘船回宁城的难民,跑回宁城一看,连份工作都找不到,又受够了当难民的鬼日子,他们来码头找我,想坐船回来。”

    老吴皱眉:“之前只是出于同胞之情,暂时收留一两个月罢了。”

    “你走了一段时间还不知道,小周可不是什么难民都收。”

    老李在身上摸了半天,摸出一包瘪瘪的香烟。

    刚好五支,一人一支。

    老李吸了一口香烟,说道:“这我还能不知道吗,我怎么可能给小周添堵?”

    他指向身后站在甲板上的难民,小声道:“我们前往宁城的时候,有难民闹事想抢劫物资,就是被这帮人给制止的。”

    “人都挺老实,大部分都年轻,适合参与基地建设,老年人不多,可以干点轻松活儿。”

    “他们来码头找我的时候,我就有言在先,我说了不算,必须小周点头。”

    话罢,他对甲板最前沿的一个难民挥手:“陆六,你们耐心等着,我马上回去见基地负责人。”

    陆六是难民的主心骨,非常客气,甚至有点小心翼翼的回应。

    “李哥,那就麻烦你了。”

    “还请您代我们转告周先生,我们绝不是惹事生非的货色,只要肯收留我们,哪怕是喝粥,我们也会卖力干活儿!”

    “我们两百多号人,只求能在红川有个容身之所!”

    身后的两百多号难民,每个人都很紧张,就怕负责人不同意。

    当初他们把官方基地想得太过美好,到了地方直接傻眼。

    真不想再回宁城,不想跟基地外面的那些难民一样。

    好不容易在天灾下活到今天,他们不怕苦,就怕每天朝不保夕。

    老李和另外两个船长,蹬上自行车往回基地。

    基地一区,在各种机械和起吊设备的轮番操作下。

    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建起了一半的高墙。

    内围周长不长,建设速度自然迅猛。

    随着外区的土地面积增大,周长是一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建设高墙的速度,不会像现在这样迅速!

    老李三人蹬了三小时多的自行车,老远就能看见一堵高墙。

    他们才走三个多月,基地变化就这么大?

    回到基地,到处都是轰隆隆的机械声。

    尘土飞扬。

    但一圈的绿植果树,格外扎眼。

    老李三人觉得稀罕,围着几棵果园打转,脸上尽是笑容。

    一辆叉车叉着一块石头路过:“老李,回来啦?”

    老李应了一声:“诶,是啊……”

    下一秒,才意识对方竟是自己的媳妇儿。

    不只是他的媳妇儿,好几个战友的媳妇儿都在操作机械。

    停车、倒车、铲货,开得飞起。

    不管是挖掘机,铲车、叉车,还是小货车。

    一群老娘们儿,一个个把方向盘甩得呼呼响。

    老李直呼:“这帮娘子军,不得了,不得了……”

    老乔脚步匆匆的路过,正好瞥到三人。

    “回来了?”

    “正好,有几座小岛上的难民需要渔船接送。”

    “具体,你们去问小周。”

    一个船长抓住老乔:“基地怎么突然这么忙碌,还建起了高墙?”

    老乔快步朝前走:“具体情况休息的时候再说,我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