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根据三边总制府并镇巡官,边境管理院,兵部,五军都督府奏报,现我军共出兵三部分九路!其中王越坐镇宁夏中路,如今出贺兰山向北往亦不剌中帐所在逼近;其东路张安郝善一部四千人也已经从镇远关出关,现在沿着贺兰山余脉向西搜索前进;南路朱瑾已经与亦不剌回援之军战在一起有两日,双方各有伤亡。”

    “从甘肃庄浪卫出关之鲁麟部此刻正加速向朱瑾靠拢;甘肃总兵彭清所领甘肃中军已经到达哈密接管城防,其命其子彭长虹与陕西都司都指挥使杨翦领一军在关西七卫之北草原搜索野乜克力与永谢布部散落人员,前日与隐匿关西七卫中欲窜回草原的野乜克力部后队发生交战,斩获颇多,后卜儿孩率军回援,杨翦彭长虹部不可抵抗撤出战斗。据报,彭长虹重伤!所辖百户余十八骑撤出战斗。”

    “从延绥镇出一部,如今正按计划向袄儿都司中帐逼迫,根据命令他们没有与之发生交战。”

    “从大同出之两路,大同游击将军张俊在大同右卫与察哈尔一部三千人对峙;大同总兵王玺领兵四千已从阳和卫出关,游弋边墙向大同右卫方向。”

    “另外,亲军府之中武功中卫现在甘肃,府军左卫在大同,后续抽调的亲军三卫队伍也已经到达榆林卫,京军也已经进入大同镇。”

    武英殿,东配殿凝道殿内有一处房间。被收拾一新,门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被挂上一块“军机处”牌子。当然,牌子很小,以至于来到这里接受召见的大臣们都没有怎么注意到。

    房间里,装饰很简单。进门之后,墙壁之上挂着一副太祖皇帝端坐而怒目圆睁的圣像。

    左手边是一张沙盘,后面贴着地图。

    右边是所有人都很熟悉的大长桌子,靠墙的一头弘治皇帝正一脸严肃的坐着,他的墙壁上是一副太宗皇帝策马扬鞭的圣像!

    不用想,这个房间的装饰出自朱厚照。任谁第一次进入这个房间,都是有些发抖。推开门就是看见太祖皇帝,谁能够受的了?

    刚刚张懋就是差点出大丑,高霆更是痛快的跪了下来。

    该,吓死你们。

    看着他们进来的样子。朱厚照心里发狠。让你们一个个平日里都是一副刀兵入库高高挂起的享乐姿态,明明敌人就在眼前你们这些勋贵竟然敢如此无视

    勋贵武官们在大明朝堂之上的没落,除了皇帝个人的原因难道他们自己就没有一点点责任?

    朱厚照以为不然,勋贵们的自甘堕落才是他们在朝堂上逐渐失去话语权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勋贵们的集体沉沦,让武职官员更加被文官们所钳制。

    诚然,掌握兵权军权的武人需要被约束,但是这不能够由文官一家承担。文贵武轻、文武失调都是一条取死之路。

    今天来的人很全,让整个一大张长方桌子都是坐满了,朱厚照当仁不让的承担了讲解人和报告人的角色。从他的描述中,目前大明在西北用兵态势一目了然。

    武英殿内的弘治皇帝让人能够清晰的感觉到他的大不同,在这里的他或许才是一个真正的天子,不温和也不仁厚,话里话外都是尽显薄情与不留情面。

    “大军已发,从目前态势来看我军是有一些优势的,虽然目前还不能以此来认定胜利。但是,既然边关将士以命相博来了优势,我们就要将其发挥到最大化。今日有几点你们听一下,然后回去马上组织施行。”

    弘治皇帝说完就是看向朱厚照,而后者也是快速从一旁的桌子上拿出一份圣旨来,高声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当圣旨读完,在场的人飞快的过滤出其中最为重要的几点来。

    第一,立即撤去陕西行都司建制改设甘肃布政使司,甘肃按察使司,甘肃都指挥使司,此复巡抚甘肃周季麟之奏也。

    第二,置关西布政使司并按察、都指挥二司。关西巡抚及三司官员驻哈密,移甘肃镇副总兵驻哈密。原各卫土官者皆入京听用,当地以流官治理。

    第三,设立宁夏三司,巡抚以及布政司衙门驻宁夏卫,其地包括如今宁夏镇以及河套(也就是袄儿都司所在的东河套)地区。

    第四,设松山三卫,修建三卫卫城并凉州卫至宁夏中卫之长城,设立防线。稳固大小松山地区,归宁夏镇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