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千寿节,马上就要到了。

    外任官们,被秦纮上任以及新地官员选任弄依旧有些模糊。京官们,则是对于即将而来的王恕默默准备。

    内阁的阁老们,眼光则是一直紧盯着出发了的三个巡视组。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都在盯着。

    文官系统内,好像都在忙!

    至于,军方。

    一直等待着的王越,风平浪静,见了太子之后就鲜少出门。而自设立以来就是颇为高调的亲军府,也难得的沉寂起来。

    一早上衙的刘福,心情不好。

    满脸愁容的他根本无心桌案上的各种文书信册,脑袋里乱糟糟的,让他坐立不安。一旁的随从一脸担忧的问道“老爷,你要是身子不太痛快,何不今日告病回去休息。”

    刘福摆摆手,说道:“算了,小毛病而已,要是现在告病了,恐怕日后也就回不来了”

    刘福的话,随从很难理解透。这事儿,恐怕也只有刘福自己心里清楚。

    “岳儿有些时日没有回家了吧”

    接过随从递过来的湿手巾把,使劲的擦了擦脸。

    “回老爷,少爷昨夜里回来了。”

    “我怎么不知道他回来了”

    “老爷,那时都过了丑时了,您才是睡下了。少爷便没有去打扰了,只吩咐给他准备换洗的衣服还有爱吃的果点,还把刀拿走了。”

    “哦,他要这些干什么?”

    “说是部队调防,后面急匆匆的走了。”

    听了这话,刘福顿时就是警觉起来了,因为刘岳所在的部队不是别处正是亲军府。如此说来,东宫正在大规模的调动部队了。

    没来由的,刘福心中一阵心悸,总感觉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但是,相比较与张懋他终究是少了些“老谋深算”,同时他对东宫那位的认识也远远不如在关西的张懋。

    如果是张懋此刻一定是收拾齐整,恭敬前去东宫听用。

    还搞不清形势的刘福,终究是会自误,但在武英殿外“军机处”也被传称为“枢阁”中当值的提督团营、掌前军都督府事的镇远侯顾溥,掌右军都督府事的新宁伯谭佑此刻却相当清醒,就站立在太子殿下对面的两人,一板一眼的讲述着自己刚刚所呈上的奏疏。

    在奏疏之中,两人分别就两件事向天子请旨。

    因多有人借故占用军士,公器私用,中饱私囊,损公利己,致使军纪不严、军士不忠、军力不足,谭佑请旨对军中占役、贪污、逃逸进行严查。

    又因为京军编制混乱,管理松弛,人员凋敝,徒耗国库却无出彩处,谭佑请旨对京军进行整顿。

    朱厚照笑了,一半兴奋一半无奈。兴奋是终于有人认清形势愿意公开的为自己打头阵,无奈的是这两个都是自己用武力威吓而来的,算不得真心为之。

    放下奏疏,朱厚照当着两人的面而拿起只有弘治皇帝才会用的朱笔,在他们两个的奏疏上各写了一个准!

    然后,说道“即日起在武英殿在设一个军机处,令陈璇、刘健、马文升、王恕、刘福以及你二人为成员,全权办理京军整肃事!”

    虽然朱厚照已经说了,但是一个机构的成立再到人员都的配置都是需要一个相对正规且不太简单的程序,最起码的程序是得要弘治皇帝的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