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明州城外,张俊会同权同主管殿前司公事李质、明州知府刘洪道,总计三路兵马迎战兀术麾下斜卯阿里所部,成功击退了斜卯阿里。】

    【这场战斗虽然仅仅斩杀了不到三百金军,但对于第五次南征而言,已然是一场极为提振军心的胜利。】

    【兀术得知消息之后大怒,亲率主力赶到明州,张俊等人自知不敌,选择撤往南方。】

    【赵构在得知了兀术大军抵达明州后,也慌忙下令将船队从明州向台州转移,并随时准备继续南逃温州。】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偏偏就在南逃的时候,新的情况出现了。】

    海面上劲风吹拂,赵构的船队陆续拔锚启航后,不但没有向南走,反而被凛冽的冬风吹得有北移的迹象。

    赵构直接傻眼了,大叫道:

    “吕卿家,快去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吕颐浩在赵构身旁,这位老臣可不是赵构这种二十来岁年轻力壮的身体,裹了好几件貂皮大衣,依旧被船舱之中偶尔透进来的冬天海风吹得瑟瑟发抖。

    吕颐浩闻言,艰难地朝着舱门而去,想要出去看看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

    才刚刚打开舱门,一股狂暴的海风直接冲进来,重重拍在了吕颐浩的身上。

    吕颐浩身体干脆利落地倒地,咕噜噜转了好几圈,撞在了一张椅子脚上才终于停下。

    这下子,这位大宋左相脸色发白,口中荷荷作响。

    兼之外面的雪花随着狂风不断灌入,让他脸上迅速变白。

    舱门附近的守卫见状不妙,奋力将门关上,这才让吕颐浩逃过一劫。

    范宗尹一身雪花地冲了进来,对着赵构禀报:

    “陛下,搞清楚了,这是‘送年风’。”

    “每年正月,这边的海域都会起大风,当地的船夫都说,只要风到了,新年也就怂到了!”

    赵构气急败坏,破口大骂。

    “什么狗屁的送年风,往哪里吹不好,偏偏往北边吹!”

    “这哪里是送年,这是要把朕送到兀术手里去!”

    “给朕传令下去,无论任何办法,一定给朕南下,南下!”

    在赵构的严令下,诸多船上的禁卫、船夫们不得不纷纷拿出船桨,在漫天风雪之中奋力划船。

    只不过几分钟时间,一个个都变成了雪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一番折腾之后,赵构的船队总算是在这送年风中,艰难地开始南下了。

    赵构的“临时行宫”大船上,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的吕颐浩颤颤巍巍地缩在一团被褥后面,整个人看起来好像八十岁的垂死老者。

    外面冬天的海风呼啸着,带着雪花不断地拍打着船只。

    一丝丝冷冽的气息沿着船身缝隙的各个角落不断地涌进来,纵然船中烧着火炉也无法驱散。

    突然,外面又传来惊叫。

    “大鱼吃人了!”

    赵构心中一惊,赶忙凑到一处缝隙旁,朝着外面看去。

    只见海面上一阵波浪翻滚,随后一条巨大的、犹如小山般的怪鱼猛然冲出水面。

    这一瞬间,赵构看得清清楚楚,那怪鱼的口中竟然还叼着一个人!

    赵构浑身发冷,吓得大叫一声连连后退,一直撞到了舱壁之后才回过神来,身体不断颤抖。

    群臣见状赶忙上前,又是一番安慰。

    好一会之后,赵构才忍不住抹着眼泪,感慨道:

    “朕好不容易才逃过了金人的追杀,又有怪风和怪鱼肆虐,难道朕堂堂的大宋皇帝,竟然要死在这海上了吗?”

    群臣闻言,只能继续安慰。

    好一会之后,赵构才终于恢复了情绪,强行露出一丝笑容。

    “诸位爱卿,此情此景,当作诗一首,以激励众将士之心!”

    群臣面面相觑。

    都他娘要冻死在海上了,你还作诗呢?

    作你个大头鬼啊!

    别人大年初一开开心心在家里过年,我们大年初一和你在海上逃跑吹海风挨冻。

    你说这是人干的事吗?

    不曾想,中书舍人李正民居然还真就有了灵感。

    他费力地将墨化开之后,飞速挥毫写了一首诗。

    云涛雪浪蹙天浮,隐隐征帆去未休。

    蛟蜃伏藏舟楫稳,将军何用说防秋。

    赵构看着李正民这首诗,先是皱眉,随后又露出笑容。

    “好,好诗!”

    李正民打了一个喷嚏,鼻孔中两行清水流出,赶忙用袖子擦了一下,对着赵构赔笑道:

    “能让陛下开心,臣也就满足了!”

    突然,又有人惊叫一声。

    “鱼,有鱼跳上来了!”

    赵构这一惊非同小可。

    刚刚那怪鱼吃了人还不够,要跳到船上来继续吃?

    好在很快赵构就发现是虚惊一场。

    这是一条至少在十斤以上的大鱼,鱼身已经被雪花覆盖,看不出来是什么品种。

    就在赵构和群臣有些发愣的时候,一旁随侍在赵构身边的吴夫人心中却是一动。

    这位吴夫人也是康王府时被送进来的,不过相貌只能算是中上,并不是特别貌美。

    她娘家吴员外乃是汴京城中巨富,故而并没有和其他普通女子一样被赵构折磨致死。

    加之她从小习武身体强健,颇为幸运地在靖康之变中幸存下来。

    也是因为她从小习武的关系,她此刻身上穿着一身皮甲,腰间挎着长剑,外面披着貂裘大衣,看着颇有几分英姿飒爽。

    吴夫人见赵构神情惊慌,想起一个典故,便指着这大鱼道:

    “陛下,这是周武王的白鱼之兆啊!”

    “恭喜陛下!”

    在场君臣闻言,都是一怔,很快想起了吴夫人说的典故。

    据说当年周武王东进讨伐商纣王,渡过黄河的时候,突然有一条大白鱼跃入周武王的王舟之中,被周武王视为祥瑞。

    随后周军果然在牧野之战中大获全胜,覆灭殷商。

    群臣赶忙连声道:

    “吴夫人所言极是,此乃祥瑞啊!”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赵构喃喃自语。

    “祥瑞,这是祥瑞。”

    “对,这一定是祥瑞,哈哈哈!”

    已经被艰难处境吓得几乎绝望的赵构下意识地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大笑起来。

    “对,祥瑞,朕是有上天保佑的,这是上天给朕的启示!”

    【赵构大喜之下,将吴夫人进封为义郡夫人。】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啼笑皆非。

    【汉高祖刘邦:不得不说,这赵构真他娘是个人才啊,都这种时候了还有心情吟诗作对呢。】

    【汉武帝刘彻:朕在想一件事情,赵构不是已经……咳咳,他带女人在身边还有什么意义呢?】

    【光武帝刘秀:或许这是赵构故意的,就是要留两个女人在身边,让大家都觉得他行。】

    此话一出,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脸上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

    【女皇帝武则天:呵呵,男人虚伪的自尊。】

    【唐太宗李世民:哈哈,媚娘,这就是你不懂了。】

    【女皇帝武则天:朕不需要懂,你这个狠心的老男人,别以为朕不知道,你那条世界线一定已经杀害朕了!】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顿时有些尴尬。

    【唐太宗李世民:咳咳,朕其实真不想杀的,朕的心胸不至于容不下一个弱女子。但谈白说,朕觉得为善玩不过你。】

    说完,李世民也是忍不住看了一旁的李治一眼。

    李世民连李建成的心腹魏征、薛万彻都能留,怎么可能容不下一个弱女子?

    主要还是李世民不放心李治!

    这小子,明显被武则天吃得死死的。

    其他办法是解决不了武则天的,哪怕是让武则天出嫁、改嫁或者流放都没用。

    李世民一死,李治这小子肯定会想办法把武则天给接回宫里的。

    只有从肉体上彻底消灭武则天,才能断绝一切不好的可能性。

    一个小女子的性命和大唐整个王朝的存续,孰轻孰重,还用说吗?

    【汉武帝刘彻:杀了不是很正常?朕的后宫里如果也出了一个改朝换代的女皇帝,朕也一样杀掉。】

    【光武帝刘秀:是这个道理。只要是会改朝换代的人,无论男女,该杀就得杀。】

    诸多皇帝纷纷表示赞同。

    大秦世界之中,扶苏倒是明显疑惑了。

    “父皇,您好像和历朝历代皇帝们的看法不一样啊。”

    秦始皇这条世界线也有一个大汉开国皇帝刘邦。

    秦始皇不但没杀刘邦,还给刘邦封了一个汉侯。

    还有项羽就更了不得,都已经带着大秦打到中亚去了。

    刘邦项羽这两位“楚汉争霸”的主角,在大秦之中不但没死,过的都还挺好的。

    秦始皇哈哈一笑,颇为随意地开口道:

    “你觉得是为什么呢,扶苏?”

    扶苏想了想,道:

    “是因为父皇您爱才吗?”

    秦始皇笑了起来,道:

    “这是一部分原因,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大秦如今坐拥整个东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朕想要什么人才没有?”

    “况且有了火枪火炮之后,项羽的个人勇武对朕来说也没有那么重要。”

    扶苏沉吟片刻,似乎出明白了什么,道:

    “父皇您是在引领天下大势,不对,是为了收服六国人心!”

    秦始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颔首道:

    “扶苏啊,你终于是成熟了,能明白道理了。”

    “你说的没错,朕留下刘邦项羽等人,就是为了引领天下大势。”

    在之前的时代,秦始皇想要的天下大势是“统一”。

    但如今秦始皇早已经达成了这个目标,那么他想要的天下大势就变成了“长久”。

    所谓长久,就是要让大秦长治久安。

    怎么个长治久安?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都是具体的措施。

    但这还不够。

    秦始皇还得让六国被征服的百姓们知道,六国中人也是可以在大秦出人头地,也能封侯拜相的。

    刘邦和项羽,就是两个最好的例子。

    刘邦和项羽都是楚人,刘邦还是大汉王朝的建立者,项羽是大秦王朝实际上的覆灭者。

    如果连这样的两个人都能在大秦身居高位,那其他人自然就更不必说了。

    秦始皇微笑开口道:

    “这就是朕和其他历朝历代皇帝们不同的地方。”

    “每一个王朝,每一条世界线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作为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的去做事,而不是只会生搬硬套什么圣贤道理,那就是读书读傻了!”

    说到最后一句,秦始皇特地加重了语气。

    在金幕出现之前,扶苏这小子就真有点读书读傻掉的意思。

    还好经过了金幕这些年的调教,总算是让这小子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继承人。

    扶苏心服口服,对着秦始皇道:

    “父皇教训得是,儿臣完全明白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正月初二,送年风终于稍稍减缓,到初三彻底消失。】

    【这一天,赵构船队停泊在了台州章安镇港口。】

    小小的港口中,停满了渡船。

    附近镇民村民闻讯而来,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啥啊?”

    “大冬天还有来做生意的?”

    “不会是卖私盐的吧?”

    一群禁卫军率先从船上走下来,抓住几名村民,大声盘问。

    “有没有吃的?陛下饿了,快弄点吃的来!”

    其余村民见状大惊,一哄而散,边跑边叫。

    “是打劫的山大王,不,海大王来了!”

    “大家快跑,家里有娘们的赶紧藏住了,海大王最喜欢娘们了!”

    几分钟时间,除了被抓住的几个倒霉蛋,剩余的村民们跑了个干干净净。

    赵构一行此刻刚好出舱,看到村民们四散而逃的情景,这位肚子不停咕噜咕噜叫的大宋皇帝顿时一怔,双腿开始发抖。

    “怎么回事,兀术已经打过来了?”

    赵构差点就要缩回船舱之中,让船队继续南下逃亡温州。

    好在很快误会解除,赵构在诸多侍卫的簇拥下,登岸来到了章安镇。

    此时的章安镇中一片狼藉,房屋中到处都是翻倒的桌椅,不少地方还有残余的温度。

    但就是没人!

    赵构愕然开口:

    “人呢?”

    一旁的辛企忠刚刚可是目睹了全过程,当即有些尴尬地咳嗽一声,道:

    “可能是此地镇民听说金军南下,早已经四处逃散了。”

    赵构看了一眼房屋中尚未熄灭的火炉,半信半疑。

    这大冬天的……

    算了,填饱肚子要紧。

    镇民既然都已经跑路了,粮食也就无从谈起。

    有些房子里倒是留着一些剩饭剩菜,但赵构堂堂大宋皇帝,能跟你吃这个?

    自然也就赏赐给旁边眼冒绿光的禁卫军士兵们了。

    看着狼吞虎咽抢着剩饭剩菜吃的禁卫军士兵,赵构腹中越发饥饿,忍不住大发雷霆。

    “快,给朕找一些吃的!”

    原本赵构在海上,每日的食物都是由明州方面补给。

    但明州被金军占领之后,这补给也就断了。

    算算时间,从除夕那天开始,赵构这支船队就已经再没有获得粮食了。

    整整四天,海上一百多条船,几千人的吃喝,还要讲皇帝的排场,消耗的资源是非常惊人的。

    即便是身为皇帝的赵构,都断粮两顿了!

    要不然以赵构怕死的性格,也不可能在这里登岸。

    在赵构的命令下,他身边饥肠辘辘的诸多士兵们也只能四散开来,在冰天雪地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四处寻找着食物。

    好不容易,终于在镇外发现了一座寺院。

    御营将军辛企忠这一次学聪明了,先派兵封锁了寺院,随后让人通知赵构。

    当地的住持得知大宋皇帝前来之后吓了一大跳,赶忙过来觐见。

    “贫僧……”

    “少废话,快弄点吃的来,朕要饿死了!”赵构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面前这个光头老和尚的话。

    还好赵构身体健壮,储存的脂肪够多,不然他现在看着这个光头老和尚,也觉得有点可口呢。

    住持赶忙去张罗一番,很快就拿来了五张炊饼。

    赵构看着面前这炊饼,愣住了。

    “你……就拿这种东西来糊弄朕?”

    住持小心翼翼地解释道:

    “陛下,贫僧是出家人,吃素的。”

    赵构:“……”

    很快,又有僧人摘了一些寺院培育的蔬菜,胡乱放姜和盐巴煮了一下,就送到了赵构面前。

    赵构此刻已经饿极了,就着这些蔬菜大口大口地吃着。

    五张炊饼居然被他一口气吃了四个,还把所有蔬菜一扫而光,这才终于满足地打了一个饱嗝。

    吃饱后的赵构终于有心情环顾四周,才发现吕颐浩、范宗尹等宰相都站在一旁,直勾勾地看着自己。

    赵构愣了一下,几秒钟后想起什么,招呼吕颐浩等人:

    “诸位卿家,都站着干嘛?既然饿了,那就赶紧吃点东西吧。”

    吕颐浩、范宗尹等十多名大臣看着赵构面前仅存的最后一张炊饼,一时间难以成言。

    【在章安镇停留了半日后,当地官员得到消息纷纷前来参拜,并运来大批钱粮,总算是让赵构这位皇帝陛下面临的饥荒得到缓解。】

    【于是赵构立马又上了船,让船队离开陆地五里之外下锚,随时准备南逃温州。】

    【直到正月十五,赵构都在海上度过。】

    【正月十六,张俊率领南撤的宋军也从明州抵达了章安镇,前来参拜赵构。】

    赵构得知张俊居然在明州城外击退了金军先锋,不由大喜过望,拉住张俊的手连连夸奖。

    “好好好,张卿家,朕就知道你是一个中用的。”

    “你说说,可否击败兀术,让朕赶紧回临安啊?”

    张俊闻言不由呆滞。

    自己用了十倍于金人的兵力,好不容易才击退了兀术的一支先锋军而已。

    想要击败兀术的主力?

    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张俊干咳一声,正色道:

    “陛下,金人凶猛,臣以为还是应该暂避锋芒,等待金人师老兵疲,再行反击才是。”

    赵构一怔,似乎明白了什么,但表面上依旧是和颜悦色地嘉奖了张俊一番,还让张俊好好地守住明州以南。

    等张俊离船只之后,赵构脸色顿时一变,对着面前的诸多大臣开口道:

    “这台州也不能继续待下去了,立刻拔锚启航,南下温州!”

    【于是,赵构又逃到了温州。】

    第五次金国南征赵构逃亡路线

    正月二十一这天,赵构的船队仓仓皇皇,抵达了温州城外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