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隋世界之中,所有人一时间都变得安静下来。

    当然,大宋世界之中也是如此。

    隋文帝的表情顿时变得无比古怪。

    足足过了好一会,这位大隋开国皇帝才呼出一口气,道:

    “这个李世民,还真会想啊……”

    太子杨勇坐在一旁,此刻也想通了其中一些关节,不由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二弟如果真的去了大宋,那恐怕还真是一件好事。”

    高熲、宇文述等人的表情同样也是一个比一个微妙。

    高熲咳嗽一声,正色道:

    “杨广殿下若是取代赵构的话,那应该就是宋金全面战争,不死不休了。”

    宇文述笑呵呵地开口道:

    “那样杨广殿下说不定还真能成为大宋的英雄皇帝,中兴之主了呢。”

    杨勇也忍不住笑出了声,过了好几秒钟才惋惜地开口道:

    “谁说不是呢?可惜了,金幕并没有这样的功能。”

    隋文帝哑然失笑,过了好一会才道:

    “是啊,可惜金幕并没有这样的功能,不然把杨广那个臭小子扔到大宋去,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大宋世界之中,正准备开口说奏章之事的赵匡胤思路都被打断了。

    他表情古怪地看着面前的诸多大臣。

    “诸位卿家,你们觉得呢?”

    赵普表情停滞半晌,道:

    “这个主意听起来其实还是,还是……有些意思的。”

    杨业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直接开口道:

    “隋炀帝可是有名的战狂,让他来到大宋赵构那个世界的话,绝对能和金国人打得天翻地覆。”

    “嗯,不过隋炀帝志大才疏,恐怕也难以战胜金国群獠啊。”

    金国人可恨归可恨,但能灭掉辽国,实力之强悍自不必多言。

    就算是赵匡胤的这个大宋,若不是得到金幕的帮助获得了诸多火器,也未必就敢说一定能稳赢金国了。

    赵匡胤吐出一口气,道:

    “是啊,开皇盛世多的是钱,正好让赵构那个混账东西好好地去败家。”

    “唉,他娘的,你们说,这李世民的提议要是真的,那该多好。”

    顿了顿,赵匡胤表情重新变得严肃起来。

    “好了,咱们好好讨论一下这个弹劾奏章的事情!”

    听着赵匡胤的话,赵普等宰相的脸色不由发苦。

    还要来啊?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河北平原上,大批金军正在浩浩荡荡地南下。

    临时营地中,作为主帅之一的完颜宗翰见到了来自大宋的使者。

    这名使者态度极其谄媚,弯腰几乎及地,双手奉上了一份赵构亲笔手书。

    “大帅,这是我国小王的请和诏书,还请大帅过目。”

    完颜宗翰冷笑一声,接过了这份诏书。

    刚看到诏书开头,完颜宗翰就是一怔。

    在金国历次南征的过程中,赵构派出的求和使者接连不断,类似的请和诏更是不知道写了多少。

    对完颜宗翰来说,这玩意用来擦屁股都嫌硬。

    但今天这份请和诏,和之前还是不太一样的。

    在之前的请和诏中,开头一般是“大宋皇帝构致书大金元帅帐前……”

    但这一次的开头却变成了“宋康王构谨致元帅阁下……”

    赵构在这份诏书之中直接就把自己降了一个等基,从皇帝降成了王爷!

    完颜宗翰哂然一笑,继续看了下去。

    “……小宋有失先资于大国,此构之过也……”

    “今则尽携臣属,远窜荆蛮……”

    “只求受命于中原大金国,得一亲王封号,无须劳烦元帅阁下劳师远征……”

    “愿去尊号,用大金正硕年号,比于藩臣……”

    “只求为大金之陪隶,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无有二上矣!”

    “社稷存亡,在阁下一言。某之受赐,有若登天之难。而阁下之垂恩,则如转圜之易。”

    “伏唯元帅阁下明察!”

    “宋康王构敬上。”

    完颜宗翰看完,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抬头看着面前谄媚的大宋使者,发出一声讥笑。

    “这就是你们的大宋皇帝?”

    听着完颜宗翰毫不掩饰的嘲讽,纵然这个宋国使者再怎么厚脸皮,此刻也不由有些尴尬。

    使者赔笑道:

    “如今世界上已经没有大宋皇帝的,只有一心求和的大金臣属康王赵构。”

    “还请元帅大人看在我们康王殿下对大金忠心耿耿的份上,就此和谈罢兵吧。”

    完颜宗翰哈哈大笑道:

    “和谈罢兵?可以啊,你让赵构带着一家老小都过来吧,只要他愿意献出所有大宋领土,搬到在大金中都居住,那么他从今往后就永远也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了。”

    “怎么样?”

    使者闻言,顿时呆滞。

    赵构要是真愿意献出大宋所有领土的话,那早就投降了。

    归根结底,赵构这些卑微的言辞,无非就是想要获得和平,好继续当他的大宋皇帝罢了。

    只要还是大宋皇帝,赵构就能拥有无上的权势,无尽的奢靡享受。

    这可不是去金国当一个阶下囚能实现的生活!

    完颜宗翰看到使者反应,又一次地发出了冷笑。

    “你也知道赵构不可能会这么做对吧,那你还不快滚!”

    将使者驱逐离开之后,完颜宗翰看着面前的金国诸多将军,沉声道:

    “这三番五次的南下,大家估计也都烦了。”

    “咱们都努努力,这一次彻底解决了宋国,把整个天下收入囊中,今后就只需要天天在家享受就好了。”

    众人齐声领命,其中又以兀术最为迫不及待。

    【在求和失败,又得知金军南下之后,赵构彻底慌了神。】

    【赵构将隆裕皇太后和宫中的嫔妃们全部从扬州送到了江南西路的首府洪州(南昌),同时秘密下令让蓝珪等人准备好马匹船只,准备一旦金军兵锋逼近就立刻逃亡。】

    【但赵构也知道一味的逃跑终归不能解决问题,军队也是他必须要牢牢掌控的。】

    【此时主战派大臣之中,张浚已经被赵构打发去京兆府(长安)守卫关中和巴蜀,剩余朝堂之中的主战派也因为蓝珪等太监的回归而被再度压制,削弱了许多。】

    【但赵构依旧对掌握兵权的主战派韩世忠等大将并不放心,于是他便接连发出旨意,催促杜充领兵前往江淮一带布防。】

    画面中,杜充接到旨意,不但不着急,反而淡定地翘起了二郎腿。

    “陛下这么急着找我去,又不给我加官进爵,呵呵……”

    “那我就慢一点去,有什么好怕的?”

    杜充悠闲地将旨意丢在了桌案上,翘起了二郎腿。

    【杜充的刻意拖延,让赵构感觉到压力巨大。】

    赵构看着面前的吕颐浩,沉声道:

    “朕觉得,若是文武百官有家属想要南下的,就一律批准吧。”

    吕颐浩闻言,刚刚开口想要说的话立刻就堵住了。

    过了几秒钟,吕颐浩点头道:

    “陛下所言极是,臣也是这么想的。”

    这些天,吕颐浩的态度其实也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

    一方面,蓝珪等太监的回宫重掌权力,以及杜充可能被任用的情况,都让吕颐浩压力巨大。

    另外一方面,赵构刚刚发布的那条旨意,确实也暗合吕颐浩的心思。

    吕颐浩打算等会回家,就立刻让自己家中的妻子和几个年幼的儿子南下,前往福建乃至广州一带。

    别看大宋现在还保有黄河以南的大部分领土,但事实上从赵构到每一个平民百姓,心中都没有任何的安全感。

    金军的骑兵南下实在是太凶狠了,每一次都是长途奔袭,压根不走寻常路!

    赵构看着吕颐浩配合的态度,满意地点了点头。

    最开始的时候,赵构还以为吕颐浩是一个非常坚决的主战派。

    但随着时间的过去,赵构逐渐发现,吕颐浩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坚决。

    毕竟真正坚决的主战派,就比如李纲,现在可是还在被发配降职的路上呢。

    吕颐浩显然并不想像李纲那样当一个任期只有七十五天的宰相,那么向赵构妥协也就是必然的事情。

    赵构吐出一口气,又道:

    “吕卿家,朕感觉单单让韩世忠等人镇守江淮一带恐怕还是有些力量不足,应该让杜充继续领兵南下,加强江淮和杭州之间的防线,你觉得如何?”

    吕颐浩有些迟疑。

    他本想提及汴京,但又很清楚,汴京如今失守已成定局,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触怒赵构。

    吕颐浩便顺着赵构的意思道:

    “杜充能镇守汴京这么长的时间都未丢失,想来应该还是有些本事的。”

    “朝堂之中也多有对杜充赞扬的声音,既然陛下认为应该将杜充调来,臣也没有什么意见。”

    吕颐浩只不过是顺水推舟,但在赵构看来,这便是同意了。

    赵构大笔一挥,又发出了一道旨意。

    很快,杜充就接到了这份旨意。

    “……具官杜充,沈鸷有谋。徇国忘家,得烈丈夫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

    “比守两京,备经百战,夷夏闻名而丧气,兵民矢死而一心……”

    “……今命杜充为大宋同知枢密院事,总兵防淮,钦此!”

    这奏章之中对杜充的吹捧夸奖,简直把杜充吹得如同一个百战百胜的军神一般。

    但杜充听完这旨意之后,眉头却一点点地皱了起来。

    同知枢密院事,就是副枢密使。

    打发要饭的呢?

    他并没有什么表情地站起来,接过了这份旨意。

    然后,提笔就写了一份拒绝的奏折。

    “……臣杜充征战多年,身体病弱,今已有中风之相。”

    “恳请陛下恩准,允臣乞骸骨归乡养病,臣不胜感激之至!”

    将这份奏折交给八百里加急带走之后,杜充咳嗽一声,对着下属吩咐道:

    “去找几个医者过来,给本官看病。”

    “嗯,要找那种足够机灵的!”

    营地之中,张宪和王贵站在一起,百无聊赖地说着话。

    “怎么都已经过去十天了,咱们还是一点都没动?”

    “谁知道呢?听说好像是杜充大人生病了,所以才没动的。”

    “你说这算什么?要生病他怎么不在汴京的时候就生病呢,那咱们现在应该还能守卫一下汴京呢。”

    “害,都这种时候了,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不过等金人退走之后,咱们应该还是能回到汴京的。”

    就在两人议论的时候,正好看到岳飞策马回营,于是两人迅速就迎了上去。

    “怎么样,杜充大人情况如何?”

    杜充作为主将生病了,岳飞这个下属的统制去探望病情也是理所当然的。

    岳飞眉头皱起,想了想,对着两人道:

    “你们去把其他几个兄弟召集到我帐篷里。”

    片刻后,岳飞看着面前的几名心腹,沉声道:

    “我感觉杜充大人是在装病。”

    “啊?”众人闻言,不由大感惊讶。

    张宪忍不住道:

    “他装病干什么?我们都已经离开汴京了啊。”

    王贵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鄙夷地开口道:

    “据说陛下的上一份旨意是让我们去江淮进行防守,杜充该不会是害怕了,不敢去那边,所以才装病的吧?”

    此言一出,众人的表情都有些微妙。

    岳飞吐出一口气,缓缓道:

    “或许正是如此。”

    “唉,我现在真有些后悔跟了杜大人了。”

    岳飞原本听从杜充的号令,一方面因为杜充是朝廷任命的宗泽继任者,名正言顺。

    另外一方面,岳飞也不想重现第二次不遵号令,导致出现友军死亡的后悔之事。

    但让岳飞没想到的是,即便自己听从了杜充,击败了张用王善那些友军,但最终的结果依旧还是主动撤离汴京,把大宋的京师拱手让给了金人。

    这让岳飞时不时产生自我怀疑。

    如果听从命令拼命奋战的结果依旧还是这样,那自己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又有什么意义呢?

    杨再兴愤怒地开口:

    “汴京太靠近河北,杜充逃了还算情有可原。”

    “都已经到了淮河这里了,他怎么连和金军交战的勇气都没有?”

    “他还是个大宋的热血男儿吗?”

    众人都很气愤,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官大一级压死人,杜充比在场的所有人又高了何止一级?

    他们就算再愤怒,也拿杜充一点办法都没有。

    徐庆沉默良久,叹了一口气,道:

    “除了李纲和宗泽大人之外,大宋的其他高官们,真的都很让人失望啊。”

    便在此时,外面突然传来了马蹄声,随后有人在外面大喊。

    “岳飞统制何在?杜充大人召你去帅帐之中开会!”

    岳飞惊讶地站了起来。

    “开会?”

    自己刚刚去见杜充的时候,杜充可是一脸病容,看起来好像随时都会死掉。

    现在又开什么会?

    带着满腹的疑惑,岳飞很快来到帅帐之中,见到了其他统制以上的将军,当然还有坐在最上首的杜充。

    此时的杜充神采飞扬,满面红光,哪里还有半点生病的样子?

    ……这到底怎么回事?

    岳飞更加的疑惑了。

    杜充呵呵一笑,对着面前的诸多下属们举起了手中的一份旨意。

    “诸位,这是陛下刚刚派人送来的旨意。”

    “本官已经决定了,马上就领兵前往建康府!”

    顿了顿,杜充难掩心中得意,笑着对众人道:

    “还有,各位以后不要叫本官杜大人了,记得叫杜相公!”

    众人闻言,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杜相公?

    这岂不是意味着,杜充已经成为了宰相的一员?

    【原本赵构封给杜充的同知枢密院事,就已经是副宰相的一员了。】

    【但杜充依旧不满,称病推辞。于是赵构不得已之下,将吕颐浩升为左相,同时把杜充越级提拔为右相。】

    【随后赵构又命杜充以右相身份兼任江、淮宣抚使,统领江淮一带十余万兵马负责镇守建康。】

    【这下杜充终于满意了,他也不去两淮,而是直奔长江南岸的建康。】

    三国世界。

    魏国皇宫之中,曹操一声冷笑:

    “这个杜充是真能跑啊,居然从黄河南岸的汴京,直接跑到了长江南岸的建康。”

    曹丕摸了摸鼻子,颇为无语地说道:

    “南下千里,竟然和金军一次战斗都没有,竟然还能加官进爵?”

    大宋可是在金国的南边,杜充南下千里的行为就是放弃了这一千里直线上的所有土地。

    这样的行为不但没有被骂,还能越级提拔升官。

    曹丕觉得,赵构这个皇帝应该是真的有点失心疯了。

    曹植看了一眼曹丕,不动声色地开口道:

    “有些人的心里就只会想着自己的皇位,为了保住皇位,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曹丕顿时皱眉,很不满地对着曹植开口:

    “你说话就说话,看着我什么意思?”

    曹植微微一笑,道:

    “兄长误会了,臣弟总不可能在父皇和兄长面前闭着眼睛说话吧?”

    曹丕哼了一声,颇为不高兴地盯着曹植。

    这个曹植,最近是真的有点活跃!

    自从魏军在倭地那边陷入劣势之后,朝堂中就隐隐约约有一种言论。

    魏军之所以劣势,是因为战船数量不够。

    战船数量不够,则是因为曹丕这个之前负责建造战船,还曾经去琅琊造船厂监督过的太子,能力不行!

    还有上一次评分,魏国的评分被蜀国反超,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曹丕这个太子辅政不力。

    此消彼长,曹植这段时间在许多人心里又成为了一个可以投资的对象。

    这让曹丕非常不安。

    曹操看到了两兄弟之间的这种气氛,但并不打算调解。

    对这两个儿子,曹操其实都不太满意。

    若不是大儿子曹昂战死在了宛城,无论曹丕还是曹植都一点机会没有。

    都看了这么多部金幕视频,怎么就没有一点进步呢?

    曹操心情烦躁,干脆将曹丕和曹植两个儿子赶走,只留下贾诩一个。

    “文和啊,之前让你在吴国准备的那件事情,现在如何了?”

    贾诩抚须一笑,显得胸有成竹:

    “陛下是打算现在就发动吗?”

    曹操嗯了一声,双目中闪过一丝精芒:

    “就现在,不然朕的倭地据点保不住了。”

    贾诩点头道:

    “那就请陛下传旨吧。”

    东吴都城,建康。

    陆逊又一次来到了吕蒙府。

    这段时间陆逊经常来吕蒙府拜访,就连吕蒙府的下人们都习以为常了。

    两人依旧还是坐在吕蒙府后花园的凉亭中。

    看似无所遁形,实则能将周围一百步内的所有景象尽收眼底,无需像在房间中那样担心有隔墙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