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买玉石不是我的目的,我真正的目的是认识一些人,然后打探消息。

    珠宝行业内都有天花板的东西。

    翡翠行有价值六个亿的昭仪之星和慈禧赐给光绪帝的朝珠。

    红宝石中有价值超过两个亿的富拉之星。

    和田玉中也有天花板,现在每年都有过千万的石头,但我对现在的玉石不感兴趣,因为都是活人的东西,感兴趣也没用。

    我真正想打探的历史上有没有玉王的传说。

    比如,像中原地区的和氏璧一样。

    在古代,和田玉籽料和石头一样,扔在地上都没人捡。

    一位摊主说他摊子上的玉石料,在他爷爷小时候都是用来盖房子垒羊圈的。

    花了二十多万学费后,我从玉石商人口中听说了玉屏风的事。

    玉屏风的传说比较离奇,有的说原材料是天外飞仙,有人说是河中老龟拖着玉石浮出水面。

    传说颇多,但能提炼出一些线索。

    据说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奉汉武帝之命,在西域地区寻找顶级玉石,找能工巧匠制作玉屏风,上面刻着大汉和西域诸国的国书,以表汉朝和西域诸国的和平。

    但玉屏风的下落,无人知晓。

    如果玉石商人说的是真的,那许某人差不多能推断出玉屏风的下落。

    唐朝之前的西域诸国,无非只有两种下场,一种是被楼兰吞并,一种是被于阗吞并。

    楼兰在公元四世纪就灭亡了,而于阗国持续到了公元十一世纪。

    从公元前232年建国,到公元1006年灭亡,于阗国的国祚超过一千两百年。

    理论上来说,西域诸国的宝贝,大部分都落入了于阗人的手中。

    怪不得地理协会想找于阗王城。

    不过去哪找于阗王城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中原地区的史书对于阗王朝的记载多为一笔带过,没有人知道具体的城池位置和规模。

    目前史学家认为于阗都城遗址在于田市西10公里处的巴格其乡的约特干遗址。

    约特干遗址地下五米以下确实有文化层,但是不是都城,还有待考证。

    而且约特干遗址也没啥东西了。

    一八六几年的时候,喀拉喀什河改道经过约特干遗址,河水冲刷地面,也冲出了不少金器、瓷器、玉器等宝贝。

    从那时候起,一直到民国,全国各地的淘宝客、富商、官吏、杂种操的外国偷窃探险家都来约特干遗址挖掘。

    现在五米以下的文化层,是当年挖掘不到遗留下来的。

    所以,现在再去约特干遗址,没多大意义了。

    我对于阗国都城的位置存疑。

    于阗国兴盛时期当数唐朝,唐朝统治西域,将于阗国改为毗沙都督府,并保留了于阗国的王号,让王室世袭罔替毗沙都督府都督的官职,统治于阗东城。

    而毗沙都督府在今天的洛浦县,挨着和田县。

    我脑海里有了一种大胆的假设,和田县原来是唐朝统治,而洛浦县是由于阗王室统治。

    那么,于阗王城就应该在洛浦县境内。

    我觉得地理协会找于阗王城,也是找唐朝时期以后的王城。

    因为再往前倒几百年,一没历史,二没遗址,靠洛阳铲探挖,找王城比找石油还费劲。

    有了初步的想法,我联系了他们三人,我把汉代玉屏风都吹上天了,这才让四驴子离开温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