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广泗和讷亲二人先后被斩,傅恒被任命为经略以后,岳钟琪在傅恒的支持之下,一举就攻下了康八达,直接逼近勒乌围。莎罗奔害怕了!他深知岳钟琪的能力,因为他就曾经在岳钟琪手下当部将,同时他对岳钟琪也有恩情未报,岳钟琪不仅保举过他,而且还在川陕总督的任上把年羹尧所夺走的美同寨送还给他。

  所以在岳钟琪逼近勒乌围的时候,他立马派人去洽降,岳钟琪向傅恒请示,傅恒认为可以准降。岳钟琪于是只带了十二个随从,骑了十三匹马,大胆走进勒乌围,在莎罗奔的寨子聊了一晚上,颇具大将风范。第二天,莎罗奔和儿子郎吉,跟随岳钟琪出来,去傅恒的军前投降,退还了所占邻近的土司土地,宣誓永不侵犯,按时纳贡,捉拿逃人,归还所掠夺的民马,傅恒也就承旨(遵循皇帝的意思)赦免了莎罗奔的罪。

  乾隆很是高兴,下旨奖励岳钟琪,首先就恢复了他的公爵,免追当年征讨噶尔丹策凌的时候七十几万两银子的亏空,乾隆又加“太子少保”衔,在公爵前加了“威信二字”,即为“威信公”,甚至特准“紫禁城骑马”。之后乾隆十七年,小金川附近的杂谷土司仓旺也胡作非为,结果居然被岳钟琪像老鹰捉小鸡一样逮了起来。两年后,岳钟琪在四川提督的任上逝世,是清朝中唯一一个以汉人身份当到“大将军”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年羹尧也是大将军,但是年羹尧所属汉军旗人,而并非纯汉人,在满清,汉军旗人与汉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莎罗奔后来自己年纪大了,把军政事务交给了侄子郎卡主持,郎卡在乾隆二十三年又对小金川打起了主意,驱逐走了小金川的土司泽旺和革布什礼的土司色楞敦多布。而这个时候,在四川任上坐镇的是总督开泰,开泰调集了几个土司的兵马,将小金川和革布什礼收复。

  四年以后,不死心的郎卡又袭击当年岳钟琪驻扎过的党坝,乾隆派四川总督的阿尔泰镇压,结果他调集了九个土司的士兵,对大金川包围,郎卡屈服,阿尔泰同意后,乾隆责备他太过姑息,应该剿灭。

  其后,郎卡逝世,其子索诺木继任为土司,他倒是更具智慧一点,不再与小金川为敌,而是想要拉拢小金川。正好这个时候小金川的土司僧格桑(泽旺之子)也很有野心,跟索诺木可谓一拍即合,约好在乾隆三十六年一起发难,索诺木攻革布什礼,他攻打鄂克什与明正。

  乾隆得到消息后,大怒,将阿尔泰赐自尽,派一位满人桂林成为四川总督,桂林倒是聪明,通过出其不意的手段,奇袭了革布什礼,顺利拿下。这时,乾隆叫大学士温福以“定边右副将军”的名义,率领提督董天弼等人向汶川县出发,攻下了两个据点。

  到了这年冬天,乾隆让阿桂以参赞大臣的名义,代替桂林主持南路的军事,也升了温福为“定边将军”。阿桂很厉害,一举攻下美诺,占领了底达木后戏剧的一幕出现了,阿桂把在哪里退休的泽旺抓了,然后传话给大金川的索诺木,让他捆送僧格桑,索诺木不理会(抓了老子,然后又让别人捆送儿子,这一点上,作者还是觉得传信给儿子更好点)。

  如果这个时候温福能够像当初傅恒信任岳钟琪一样,让董天弼也深入敌后,直接攻打大金川的噶尔崖和勒乌围,事情倒也简单了。但是这个温福,倒是有几分像张广泗,一位的消极进攻,修筑碉堡,到了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害的董天弼死于敌军突袭,自己也在大营被攻陷的时候,死于乱军之中。关于小金川的所获地盘,又丢了。

  乾隆这个时候生气都找不到出气的人了,只能升阿桂为定西将军,阿桂也争气,在十月间打了五天五夜,总算是收复了小金川的美诺。第二年的时候,阿桂分兵几十路,同时进攻,这可吓坏了索诺木,他毒死了僧格桑,交出了他的尸首来乞降。

  阿桂这次不像阿尔泰那样,直接不和他讲和,继续打到了乾隆四十年的年底,包围了噶尔崖,索诺木投降,阿桂把他押到京师。

  到了这个时候,前后闹了整整二十多年的大小金川问题,才宣告结束,真可谓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乾隆镇压所用的军费在七千万两以上。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