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久,大皇子也来到了军中,他径直朝台上走去,示意台下的杨勉跟着。

    杨勉微微点头,跟在大皇子身后一起走到台上。

    大皇子对着将士喊道:“感谢各位将士,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还在我们平息的这场战争,也没有让京都内乱,愿天下永远太平,没有战争。”

    将士们自然知道内忧外患的厉害,此时激动的跟着喊:“永远太平,没有战争!永远太平,没有战争!”

    等将士们停下来,大皇子接着说道:“有一位我们要特别感谢,她这次的功劳最大。”转头看向杨勉,心中满是钦佩和感激,笑着说道,“寿庭县主,你来对将士们说几句。”

    杨勉看着下面的人,喊出了心中埋藏已久的话:“弱时明哲保身,强时乐善好施。他国来犯,荡平他国;他人来犯,抬出磬地!”

    将士们跟着喊:“他国来犯,荡平他国;他人来犯,抬出磬地!”

    ……

    欢庆会结束后,几人准备离开。

    杨勉看着奶娘手中的杨君阅,对孙南歆说道:“孙公子,那军阅我就带回去了。”

    “好,我得空也会去看她。”

    杨勉行了礼,回:“好。”便带着李若、杨君阅和奶娘离开了。

    杨勉一直惦记杨政,打算过两天就带着杨君阅几人回武掖郡。

    这天杨勉和李若正在屋里收拾行李。

    李博伦突然跑来,站在屋外,高兴的喊道:“勉儿,你们不用着急回武掖郡了。”

    杨勉转头看向李博伦,他也算是很在意形象的人,一向都很沉稳,这么冒失也不知道是什么事。

    杨勉一脸疑惑,问道:“表哥,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匆忙。”

    李博伦道:“我听父亲说,舅舅快到京都了。”

    听到这话,杨勉十分诧异,问道:“之前也没听说父亲要来呀?”

    李博伦朝屋里走去,来到杨勉身前,解释道:“因为皇上病危,大皇子怕京都再出什么事,就悄悄派人召舅舅回京,可以稳定局势,让蠢蠢欲动的人没有机会。”

    杨勉这才明白,笑着说道:“原来如此!”

    李博伦道:“此事只有大皇子、父亲和派去的人知道,怕知道的人太多泄露出去,舅舅会遇到麻烦。现在他快到京都了,就不必担心了。我也是才知道,便先过来告诉你。”

    因为事关重大,杨勉并不在意知道的晚,她明白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