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小丫背着竹篓径直往上山的方向走,沿途遇到不少扛着锄头、挑着扁担去地里干活的村民,她也没理会,目不斜视赶路,可那些村民就像是看到了什么天大的稀罕一般盯着她看。

    “听说这傻子的傻病好了。”

    “嗯,我也听说了,我还听说,她傻病一好,就要求分家。”

    “啊?分了吗?”

    “分了。”

    “那怎么说傻病好了呢?这不还是傻嘛!一个干活的男劳力都没有,一个寡母,一个还屁懵都不晓得的弟弟,他们仨分出去靠么事活?能活吗?”

    “就是啊,也不晓得么样想的,霍氏竟也同意了。”

    “哎。”

    对于村民们背后的议论,张小丫虽没有听得完完整整,但大概内容还是听到了,也不予以理会,继续上山。

    永和村三面环山,南山最矮最向阳,是村里头的祖坟山,各家各户有区域划分,那日张大田下葬,她已经留意过了,那座山树木稀少,除了一些野山楂,没有什么东西。

    她现在上的是东山,东山最高最大,树多林密草深,村里头的猎户捕猎也都是上这座山。

    几乎没有路,张小丫寻了寻,才勉强找到一条平时猎户上山走的,根本算不上路的小路,又捡了一根木棍拿在手里,当拐杖用,边走边敲打前路,以驱赶蛇虫,这个季节,蛇虫还未进入冬眠期,安全第一,还是小心一点好。

    入眼是一片松树,地上铺着厚厚的松针,一片金黄,也滑得很,她小心迈步,同时,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这枯松针不是可以当柴烧吗?尤其是引火,那可是比干稻草、干麦秆都强,怎么落了这么一地,也没人来捡?

    早知道就带个竹耙儿来,就算别的无收获,也能拢一篓松针回去烧。

    算了,先找别的,下午再来捞松针。

    山路往上越发不好走,不过,她却意外发现了一颗蘑菇,就半掩在落地的松针间。

    野山菌不能乱吃,有些是有毒的,这点常识她还是有的。

    弯腰摘了,拿在手里端详。

    是枞树菇!

    难掩心中激动,她连忙拿棍子去拨边上的松针看还有没有。

    其实,她并不认识多少野生蘑菇,之所以认识枞树菇,那是因为她读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野炊,老师让她们采过,且她也吃过,非常美味,是菜场上卖的那些什么平菇、香菇、凤尾菇都没法比的。

    边上并没有发现第二颗,不过,她也不气馁,将那颗蘑菇根上的沙土轻轻拂掉,小心翼翼装进背篓里,继续仔仔细细地找。

    这个村子那么穷,想必每日都有人上山来找这些东西,她只希望自己运气好一点,能多捡几颗他们漏掉的,回去煮个汤也行,毛蛋刚病了一场,顿顿吃番薯怎么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久,她又找到了一颗,然后,又是一颗……

    除此之外,她还惊喜地发现,这山上竟然有橡树,当然,更惊喜的是,橡子竟然没人采。

    正是橡树结果的季节,一簇簇的橡子挂满枝头,将树枝都压弯了,地上也掉得到处都是。

    所以,这里的人不知道橡子可以做橡子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