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小当住进了王昊那个小卧室。她今年十一岁,上小学三年级。这个年纪已经很懂事!放学回家能帮秦京茹干不少的家务活。

    她如今还和小时候一样,喊王昊叫舅舅,却叫秦京茹为小姨。对于这乱了套的称呼,王昊也没觉得有多奇怪。只要不叫他爸就成!

    宋氏兄弟还是经常上三里屯小院拿货,都眼瞅着秦淮茹的肚子慢慢鼓起。他们以前就知道这两人之间的关系,这是要生私生子的节奏。

    这两兄弟便主动向王昊提议。这小院虽地处城乡结合部,但其实也不大保险。他们宋家沟两山夹一沟,处于最偏僻的地方。而且村里大家都姓宋,拐弯抹角都带着亲。还基本上没外人进村!

    让嫂子去他们那里养胎最安全。他们村里不但专门有接生婆,大队部牛棚里还住着几个专家教授,里面就有个厉害的老郎中。生下孩子后,村大队部还能给你开出生证明。

    王昊听后,也觉得这个办法好!现住在这三里屯小院,王昊也感觉有点心惊肉跳。秦淮茹自从掩盖不了自己的肚子,就再也不敢踏出小院。但你越是遮遮掩掩,别人就越是怀疑。

    还有秦淮茹长住在此地,他给那兄弟俩出货都不方便。每次只能将货放汽车里,一趟趟往小院里搬运。

    最主要是秦淮茹搬去宋家沟,就能解决接生孩子的这个大问题。他也正为这个事发愁,到时候总不能自己挽起袖子上吧?

    和秦淮茹商量了一下,她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要求王昊过两天,就必须去看她一次。

    宋氏兄弟见他两人都同意,也都挺高兴。自从他俩搭上王昊的关系,他们宋家沟比以前富裕了很多。基本上家家都有余粮!那些知情的村民,都很感激王昊。

    宋家沟的村干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默许村里的青年人,跟着两兄弟干黑市。他们宋家沟的人如今在各大黑市,都是横着走的主。

    宋氏兄弟急着回去,要收拾间僻静的屋子出来,还得在村里雇个干活利索的妇人,来专门伺候嫂子。

    没两天,秦淮茹就住进了宋家沟。这山沟沟里的空气非常怡人,村民们也非常好客。住在这地方,她能随心所欲地到处走动。无聊时,村里的妇人也会上门来唠嗑。宋氏兄弟雇来的专门伺候他的大嫂,干活也非常勤快。

    至此,秦淮茹安心地在这住下,静心等待着新生命的来临。

    冉秋叶在去年年底,又生下来个小闺女。她有些懊恼!咋不是个儿子呢?他老张家可是一脉单传,自己身上的压力陡然增加。

    但张毅还是挺乐呵的!一双小棉袄不要太贴心。看着这个粉嫩团子还能和他互动,他居然开始后悔和王昊指腹为婚了。

    冉父冉母可是接受的西方教育,没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依然为这小俩口再添个女儿而感到高兴!冉父为小闺女取名为,张雅婷。

    六九年五月的一天,一辆军用吉普车停在四合院门口。从车里下来一位身穿列宁装,头发花白,一脸饱经风霜的妇人。

    她径直来到中院正房西侧,见屋子锁着门。便去向四周的邻居大妈们,打听她儿子的近况。

    大妈们见到此人,都大吃一惊。她们依稀能辨认出,这个饱经风霜的妇人,就是十几年之前,毫无任何消息传回的张毅母亲。以前轧钢厂的俞技术员。

    院里的邻居大妈开始七嘴八舌聒噪起来。有的问张毅他爸咋没回来?有的问这十几年你们夫妻都去哪儿了?就没一个人说到点子上。

    张母在混乱中也得了想要的信息,他儿子张毅如今在红星轧钢厂任副厂长,现在具体住哪里?她们没一人知道。

    张母又匆匆忙忙乘坐吉普车,去了红星轧钢厂。她十几年临走前,这个厂还叫首都第三轧钢厂。

    他们夫妻十几年前,为了建设国家的国防事业,双双离开幼子毅然去了大西北。她丈夫还积劳成疾,前几年就因公殉职。

    如今,她带着一身的伤病,和丈夫的骨灰功成身退。第一个愿望就是和儿子团聚,尽心弥补对儿子的愧疚。

    听说儿子张毅年纪轻轻,就已经是部属大厂的副厂长。她也是感到很欣慰,看来双亲不在身边,生活的压力转变成儿子的动力。迫使他越来越优秀!

    军用吉普车开进红星轧钢厂大门。李怀德早已接到门岗的电话,说有悬挂特别通行证的部队吉普车,开进了轧钢厂大门。

    他赶忙让李秘书下去接人。自从红星轧钢厂成了半军工企业,军队下派了军代表。这部队的首长们经常来轧钢厂视察,了解生产军工产品的进展。

    不一会儿,李秘书领进来一位头发花白,风尘仆仆的妇人。李怀德也不敢怠慢,连忙起身相迎。双方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