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嗯,好!~”

    李国华点头,让严志名离开,然后搓了搓手,问:“宋毅,按照我们医院的专项计划规定,你是可以不参加后续的面试和跟班考核阶段,就直接可以走专项计划的。”

    “那你后面怎么安排,是最近就回去,还是先来我们这边熟悉熟悉环境?如果你想提前熟悉一下的话,我可以安排人让你在科室里和我们医院的实验室里转一转,看一看。”

    “这样你以后进到科室里来后,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可以好直接上手。”

    李国华,并未厚此薄彼,他对方子业,搞了一个恩州人民医院的历练名额,自然此刻也是要对宋毅这样的人才,做点什么的,以表重视。

    宋毅则问:“业哥,这两位老前辈怎么称呼啊?”

    这会儿,李国华以及董志章老教授二人都未佩戴胸牌,也不会自我介绍。

    方子业就给宋毅引荐了一下。

    宋毅才说:“李教授,董教授好。我回来有两件事,一件事就是复试,另一件事就是会回家陪陪父母,毕竟去京都求学这么多年,聚少离多。”

    “不过我会抽两天时间,自行联系师兄们,带我走走看看。”

    “就不用老教授费心了。谢谢。”宋毅微微捧着手,这般说,不卑不亢。

    “嗯,孝字当先,有这个想法,是非常好的。”

    “反正以后相处的时间也长,我和董教授呢,也是在这里提一下,你们,目前的自由度啊,和博士二年级的王元奇以及博士三年级的戴银生,是一样的。”

    “你们都是走专项计划进来的,所以你们的待遇,我们都不会参差,力求公平。”

    “有要求的话,只要合理,都可以尽量提,我们科室能够做到和满足的,都会应允,包括你们的实验安排,专业学习规划,或者是在练功房里面,遇到了疑惑之类的……”

    李国华看着今年创伤外科来了两个好苗子,下巴都快笑掉了。

    如果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本院的创伤外科把同济医院给压下去,那么李国华做梦都要笑醒。

    自然,这是奢望,但没有奢望,怎么可能成事儿?

    一阵寒暄后,方子业就与宋毅先告辞了。

    这边的考核结束后,一群老教授们组成的专业操作考核主席团,还要聚集起来开一个会,除了总结谁为什么不通过,谁为什么通过。

    这一次的专项计划考核,也是对选拔博士入学时,各个考生在专业操作上的综合水平的一种考量。

    至少,敢来闯一下练功房的,操作水平,一般比其他没来参加的人,会稍微更高一些。

    宋毅是与方子业并行离开练功房的,走在半道时,笑眯眯地说:“业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我们这一届,老师应该有三个学生吧?”

    宋毅直接把邓勇教授称呼为老师。

    方子业认真地想了一下:“应该是这样,毅哥你也是走了专项计划进到了科室里读博,那么邓勇教授的那个名额,基本上就是源培了。”

    “早就猜到了,在我来复试之前,邓教授就私下里联系过我,让我闯一闯这个专项计划,说是好处多多,我来了之后,才知道,原来邓教授的意思,是另外一层。”

    宋毅听到这,微微叹了一口气:“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师徒本来就是一种缘分和情分,希望以后老师,能够稍微不失偏颇吧。”

    方子业听完一惊,好家伙啊。

    自己的老师,虽然号称是北海一叶,飘得很,但有谁有袁威宏这么稳健,他早就猜测到了,可能邓勇教授某天灵机一动,可能就想起了自己的学生。

    这不,就已经是安排上了。

    方子业有心想问,邓勇教授是不是提前给宋毅泄题过,也就是给宋毅说过了这边高精尖操作专项计划的考核标准。但已经没有必要和不重要了。

    李源培和邓勇的师徒关系,为什么就一定要比自己和袁威宏的师徒情分差?就因为自己是大弟子?

    开什么玩笑。

    “毅哥,邓勇教授,是一个很有肚量的人,不会这样的。”方子业还是帮忙解释了一下。

    自己是确定要留院读博的,但其实,宋毅的选择还有很多。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和协和医院的博士申请考核制,就在后面几天,鬼知道宋毅会不会也去那边跑一趟呢?

    非得栽在中南医院里?

    中南医院没这么大面子,或许啊,宋毅已经有了内心的安排。

    而这样一来,因为一个李源培,失去了一个宋毅,到底值不值得,方子业无法评论,也不想去干涉。

    “业哥,再见了,我得回家吃午饭了,我爸妈还等着我呢。”宋毅也不再多言,拿着手机定位在医院门口的公交站后,就叫了网约车。

    “毅哥,有空的话,微信联系。”方子业指了指手机。

    “肯定的,老哥。”宋毅比划了一个姿势,潇洒离开,背影都不怎么停留。

    而在此时,方子业隐隐觉得,估计因为邓勇教授之前的那一番操作,宋毅会留下来读博的机会,会更加渺茫。

    而这一次,宋毅之所以还来复试,并且参加高精尖专业操作专项计划,就是为了给邓勇教授表明一个态度。

    你的选择是你的选择,你的建议是你的建议,我的选择,也是我做出来的选择,而不是有求于你。

    自然,方子业在宋毅离开后,还是非常深入地思考了一下宋毅之前开玩笑的话题。

    宋毅为什么回汉市,虽然说在京都买不起房,可能是开玩笑,但未必是全部开玩笑,在京都买房,房价可不便宜啊。

    一套接近千万级别,是随处可见的。

    而反观自己,要在汉市买房的难度,都不比宋毅在京都买房的难度低,毕竟每个人的家境准备不一样。

    中南医院附近的楼盘,基本都是两到三万一平方,贵的高于四万甚至达到五万,并不离谱。

    如果按照这么计算的话?

    方子业盘算了一下,自己肯定不会买最差的,买中等的吧,算三万一个平方,面积也不算特别大,一百二理论面积,一百左右的使用面积,不算高标准要求了吧?

    但这样一来,三成首付就得一百多万。

    家里能支援的,最多二十万左右,还有八十万的缺口。

    本院的主治,工作的年薪,也就是20-30w左右,月薪接近一两万。谁敢说这样的工资标准低了?

    肯定没人说啊,月薪一万,就至少超过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群。

    就算是税后,也就是说,自己在工作之后啊,不吃不喝,也可能要存五年,才能够凑齐首付。

    不吃饭,总得租房子吧?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博士,人才引进费用,最多也就是象征性的十万,毛毛雨。

    中南医院不缺博士,所以如果要好好生活,就只能争取次顶格的人才引进计划,有高达五十万左右的安家费,这样与家里拼拼凑凑,再找亲戚借个十来万,估计可以在刚安定工作后,就能够买得起一套房。

    那时候,自己差不多正好三十岁左右。

    路迢迢啊!

    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医生,也是医学生的一生啊。

    在医院里,医生的确是救死扶伤的职业,但是出了医院的门,医生就是普通百姓的组成成分,需要吃喝拉撒,需要买房买车,需要吃住穿行,也需要承担与所有青年人面临的相同压力。

    但好歹是个希望,如果真的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族,那么这样的希望,都非常渺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