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过这俄式黑面包姜言真的吃着不习惯,他们这一种面包是用老面发酵法。这种面包,大多不放油,要的就是麦香味和酵母的原香味儿,可它的个儿大粗狂,就是一种具有东欧面包的代表性。

    姜言也就是配着果酱和粥才勉强吃了下去。

    虽然说他们的种类很多,姜言感觉还是四九城的炒肝包子最合适自己。

    他们在享用了一顿丰盛的俄早餐之后,就安排参观,随行的还有政府的工作人员。

    他们参观的第一站就是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是CL联农民为共同经营农业生产而组织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

    1929年下半年,CL开始全盘集体化,大量建立农业公社,强制实行大部分生产资料公有化。1930年,联共(布)中央确定集体农庄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农业劳动组合,即土地国有,由劳动组合永久使用,其他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集体所有;组合农户共同劳动,收入在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按参加劳动的数量分配,组合农户可以保留小农具和一定数量的家畜家禽、经营规定的宅旁田地和家庭副业作为辅助收入。

    五十年代,SL几乎所有的村庄都加入到集体农庄。

    政府的官员在哪里讲解的滔滔不绝,姜言他们在下面认真的讲,不过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姜言就是单纯的好奇。

    上个世界姜言经常从长辈口中提集体农庄的生活,这让姜言对这集体农庄有了很大的好奇,所以听的格外认真。

    参观完集体农庄之后,下一站他们就来到了“红色十月巧克力工厂”。

    说实话这工厂很有名,他建于1851年,这座工厂位于莫斯科河畔,其标志性的砖瓦红墙已经成为莫斯科地标之一。

    “红色十月”厂在历史上有两件事比较著名:一是在卫国战争时期,克服了各种困难,向军队——特别是空军飞行员供应了大量“近卫”和“可乐”系列巧克力。

    二就是生产出了阿伦卡和大头娃娃系列巧克力糖果。它黄色纸封皮上的小女孩头像一出现就受到了大家的强烈喜爱,成了“红色十月”厂的最佳标志,甚至超过了原有的标志。总之,这就是SL的“大白兔”,人人曾喜欢,人人都有回忆。

    这种大头娃娃巧克力一直到姜言穿越的时间在网上还有得卖,场面也是相当的火爆。

    临走的时候姜言他们分别被赠予了一袋这样的巧克力作为礼物。

    接下来,他们又带姜言他们又参观了莫斯科的百货楼等一些建筑。

    参观的过程中姜言注意到,这个时代真不愧是SL的黄金时代,大街上所有的人都面带笑容,神情轻松。

    百货大楼里面各种商品也是琳琅满目,这其中的价格也不高。

    通过政府的官员讲解,这个时间SL全国的人均工资在715卢布左右,基本已经恢复了战争的创伤。不过大街上女的比男的多。

    这个时代卢布的购买力可是相当的强悍。

    百货公司的大楼内贴着一张价格表。

    购买黑面包1卢布1公斤而白面包3卢布1公斤,牛肉则是12.5卢布1公斤等等。

    那么算下来姜言他们每个月600卢布可以买到:差不多200公斤白面包或48公斤牛肉、200升牛奶等等。

    这些补助完全可以让他们在莫斯科生活的很好。

    不过我们不应该忘记,当时CL的发展还很不平衡。

    50年代初的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有很多美食店,但是其他地区的人民生活就要窘迫许多,农村人生活尤其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