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提干了?不是说,部队上难提干吗?他俩立功了?”姥爷又惊又喜。

    之前顾超说过部队上的情况,普通士兵想要立功难,通过立功提干更难,几乎是万里挑一。

    不是姥爷看不起自家的孩子,向东和卫国就是他看着长大的。

    孩子是好孩子,可惜没啥大本事,这才去部队上两年,咋说立功就立功了呢?

    “孩子们没啥事儿吧?”姥爷又补了一句。

    他隐约听人说过,能立一等功或者特等功的,基本上那人都不在了。

    “爹,你想啥呢?我跟你说,向东和卫国歌唱的好,参加比赛时得奖了,文工团给他们记了功,又提成了干部。”二舅舅赶紧解释。

    姥爷嘴张的能塞下一个鸡蛋,唱歌还能立功?

    早知道他就不学什么木匠了,也跟放羊的老汉天天唱信天游去。

    不等姥爷说完,姥姥就把话筒抢了过来,“死老头子啰里八嗦,半天说不清楚事儿,你再说一遍,向东和卫国啥时来京城?”

    “就这两天吧,他们到了,肯定上家看你们去,我俩买了明天的车票,今年去京城过年。”二舅舅喜气洋洋。

    提了干就是军官了,家里一下子出了两个军官,真是扬眉吐气,光宗耀祖,二舅舅和二舅母乐的合不拢嘴。

    俩人一商量,也顾不得省钱了,早早就买了车票,准备到京城团团圆圆过大年。

    “好好好,你们都过来。”

    “你们还需要啥?一块给你们带过去,要带粮食不?带铺盖不?”

    “这都啥年月了?还带粮食铺盖?不带不带啥都不用带,你俩过来就行了。”姥姥嫌弃的说道。

    以前家里穷,铺盖一人一床,小孩子们两人一床,要是亲戚们上门,是不大够用。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每个人都有好几床被子,夏天用的,春秋用的,还有冬天用的。

    除了这些个,柜子里还放着几条崭新的大棉被,专门预备着亲戚朋友留宿用的。

    听说向东和卫国提干了,大家也跟着高兴。

    也许是因为性格的缘故,二舅舅脑筋有点死板,大家伙都离开了县城,就他死守着没出来。

    现在可好了,向东和卫国成了军官,俩孩子转业都能进城,大家再也不用替二舅舅夫妻发愁了。

    喜事连连有,第二天,向东和卫国就找上门来了。

    部队伙食好,俩孩子都长高了一大截,成了大小伙子。

    他们穿着崭新的军装,领章鲜红,眉眼鲜活,刚一进胡同,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有街坊在前边带路,“原来是你们家亲戚啊?我说咋这么精神,你们家人长得都好。

    对了,是干部还是战士?多大岁数了?谈对象没有……”

    姥姥皱眉,这也扯太远了吧?

    “你俩傻站着干什么呀?快进来坐,哎哟,孩子们都长大了点儿,但你俩变化最明显。”姥爷背着手,满脸都是笑。

    猫蛋狗蛋,小雯小雨只是长大了,向东和卫国却是从青年变成了战士,当然不一样。

    院子里用青砖铺的整整齐齐,用砖头砌边,留出了两块地。

    地都翻好了,豇豆架子还在,今年的收获已经变成了一串串红辣椒和玉米棒子,挂在房檐底下。

    “这就是妮儿姐买的院子?真阔气啊。”向东把手里的点心放在石桌上,一脸的不可置信。

    “得不少钱吧?”卫国取下军帽,刚要放在桌上,就被狗蛋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