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房,你给我站起来!”孔泉很是恼怒,怎么会有这么不听话的学生!

    别的寒门子弟上课,是生怕错过什么学习知识的机会,你倒好!生怕学的太多?

    孔泉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张房无奈,只能老老实实的站了起来。

    “既然你上课都要睡觉了!想必是都掌握了所学的内容,那我可要好好考考你。”

    孔泉目露不善,年轻人,我可得好好给你上一课!HTΤps://Wwω.㈠三㈧tXt.Νêt/

    “问吧!”张房随口说道,将目光往外瞟去,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样。

    “竖子无礼!!”孔泉咬牙。

    “听好了,我问你!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一众学子听见孔泉的问题,纷纷面露惊色,这可是要把张房逼上绝路啊。

    人之初,性本善和性本恶这一个问题一直饱受悖论,现在都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不管张房怎么说怎么答,孔泉都有充分的理由来反驳他。

    “我给你一刻钟的时间思考,时间不够再多给你一点!”孔泉气愤的说道。

    一些看热闹不嫌事情大的学生,顿时溜出了教室,去外面宣传了起来。

    “什么?有人硬刚儒家巨子?”

    “真的假的?”

    “别管真假了,赶紧去占个好位子!”

    ......

    甚至一些学派的巨子也好奇的围过去观看了。

    “人性本善”最早由孟子提出。

    他曾劝导滕国太子滕文公,希望他能做尧舜那样的圣人。

    这话一说出来,滕文公就没什么信心,觉得把自己和尧舜那样的圣人相提并论十分惶恐。

    孟子为鼓励滕文公,表达了自己“人性本善”的思想:人与生俱来的就是善良的本性,只是有些人被环境所诱惑,被私欲遮盖了双眼,不能守护自己的本心,由此才生了恶习。

    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明确论述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意思是人的本性善良,就像水自然向下流一样。

    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下流的一样。

    而同为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却有不同于孟子的见解。138阅读网

    荀子生于战国末期,那是一个战乱不断、人人利欲熏心的年代。

    所以针对人性,他提出了相反的探讨:“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意思是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行都是靠后天的学习和教化得来。

    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具备自然的生理欲望,如果外界不加以约束,任人随心所欲,就会导致各种罪恶产生,所以人的本性是恶的。

    这一理念后来成为了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的种子。(荀子是儒家学派,居然教出了法家大成者韩非子和李斯,作者也感觉好神奇)

    后世之人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荀子为后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