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短短两天发生了这样多的事儿,康熙是一肚子的火,太皇太后却是叹了口气,望着外面对身边的苏麻喇道:“两天了,唯一的好消息便是懿贵妃又怀孕了,这后宫还有的乱。”

    苏麻喇知弦闻雅意,连忙道:“格格,您也不必太过担忧,只要宫中大势定了,其他的就是小打小闹了。”

    太皇太后嗯了一声,瞧着外面的黄昏景色,“若是如此也就好了,哀家已经老了,只要不威胁到大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若是不然,指定又要牵扯许多事出来。”

    闭上眼,在余晖中,太皇太后与苏麻喇有一搭没一搭的聊,温馨平和,和往日一般无二,像是什么都再难激起她的兴趣一般。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这期间,后宫很是平静,好似之前发生的事儿都是一场幻想,而康熙,除了给书瑶送了些好玩意儿一连三个月也没进宫,像极了躲清闲。

    书瑶的肚子已经六个月了,此时离过年也只有两个月左右了,八月十六,离着福建诸岛被清军收复已经过了五个月了,此时的前朝正在商量有关海禁的事儿。

    之前给事中李迥条奏船只出海贸易事。九卿詹事科道会议,请令各省地方官查覆再议。

    八月十六这日,康熙听取大学士的见解,明珠上奏:福建除鸟船外,尚有其他船只,虽不甚大,也可出海。

    李霨上奏:船若太小,难于出海。

    冯溥上奏:出海贸易,对民生非常有利。

    康熙的意思则为:开海禁之意,原为有利于穷民生计。如只准大船入海,恐百姓无力营造大船,应许以各听其便。

    书瑶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十一月,福建总督姚启圣等又提清与开“海禁”相关的“还界”一事,认为若迁界则上可以增国赋,下可以遂民生,并可以收鱼盐之利。康熙二十年二月,清廷决定开海禁。

    当时还在现代的自己对于海禁之事很是恨铁不成钢,是以具体查过,知道具体时间,可这种经历历史的感觉,参与其中的感觉很是奇妙。

    书瑶知道自己应该旁敲侧击一番,就算说错了,自己还有八阿哥在肚子里,只要自己小心些,也许,也许能改变历史呢?

    等不及书瑶让人去叫康熙,康熙就不请自来了,一瞬间,书瑶十分开心,这是一个好开头。

    康熙一来就看见了书瑶十分惊喜的眸子,很是开怀,看着书瑶要站起来迎接自己,连忙道:“你快歇着,大着肚子这般不方便,不用讲什么礼节了。”

    书瑶依言乖乖坐好,等着康熙走向自己,康熙见了书瑶,顿时觉得前朝那些政事的繁琐已经远离自己了。

    刚刚过去坐定,康熙就手不自觉的摸上了书瑶的肚子,“看起来是小点儿,无事,就算不是龙凤胎咱们再生就是了。”

    书瑶懒得理康熙对于龙凤胎的执念,转而道:“今日玄烨怎得进后宫了?我还以为你要等快过年才进来呢。”

    康熙摸了摸鼻子,“许久不见你了,来看看你,对了,今日小四和清和怎得不在?”

    书瑶笑着指着远处厚厚的毯子上的积木等,“玩累了,小四和清和今日起得早,学了会儿字后就开始拼积木了,这次的图案是老虎,难得他们兄妹齐心协力能一个不差的拼好,不过现下也该醒了。”筆趣庫

    康熙也很赞赏的点头,“都是有耐心的,这样很好。”

    说曹操曹操到,正说着,两个糯米团子就朝着书瑶这里奔来了,康熙一见书瑶的大肚子,顿时有些担心,正要伸手拦着,却不想,两个糯米团子到了书瑶跟前反而降了速度。

    慢慢的走来,两人都看了康熙一眼,没怎么理,小孩子忘性大不是说说而已的,路过康熙,等不及康熙收腿,一个个就从康熙的腿上翻了过来,边翻边和书瑶说话。

    “额娘,看我厉害不厉害?”说话的正是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