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g-->

    回到家,家里人都吓了一大跳,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呀,连车把手上都挂满了。

    大伙帮忙把东西卸下来,赵桐才松了一口气,一路上可把他给累坏了。

    坐炉子边上烤了烤手,赵桐把自己想法说了一下,赵父也觉得自己有些保守了,反正纸张也不会坏,以后也用得到,多一点就多一点吧。

    睡了美美一觉,宋洁万分不愿意从被窝里爬了起来,套上了衣服。迷迷糊糊走出去一看,家里人已经忙活上了。

    宋洁也赶紧匆匆洗了一把脸,吃了早饭,加入了书画大军之中。

    其实家里分工还是很明确,赵母擅长画画,她就把裁好用作对联纸边边角角画上图案轮廓。

    赵桐画画不行,就往上填色,宋洁来了以后也是做这个工续。赵父就往对联上写字,期间有一些裁好福字等等,都要画上金边,写上大字。

    一开始赵母觉得宋洁还小,手不稳,填色可能填不大准,让她先填福字。结果宋洁填比赵桐还要好,让赵母直呼后继有人,宋洁是天生画画坯子。

    大家忙碌而有序工作着,大桌子上铺满了红纸,一张张完成好春联开始被晾了起来。成品越来越多了。

    赵母也没有画年画,画一幅年画也很不容易,跟画春联工序差不过,也是先画轮廓再填颜色,要等到春联画完以后才开始。

    期间宋洁装作指手画脚提了许多好建议,花边样子也是层出不穷,赵母越发觉得应该把外孙女培养一下。

    可惜宋洁不知道,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大呼,怎么还要加功课呀。

    要说容易也很容易,也就是填个颜色。写个字,春联只用了三天就画完了。而后又画了许多年画,经过宋洁提点,几乎没有一幅画是重样。

    赵母有一双巧手,还会剪很多窗花,这件事儿里头就属赵母出力大了。

    经过5天赶工,一千多付对联,五十张年画,还有一些福字剪纸就算是完工了。

    家里人总算是舒了一口气,后天初六就是大集。还有一天时间规整一下。赵桐看着自家春联,觉得要是不大卖都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了。

    初六一大清早,天还蒙蒙亮时候。家里人就起了床。不仅是为了这次生意,还为了赵桐,赵桐经过柳媚事件之后精神一直有些萎靡,赵父赵母看眼里急心里。好不容易有了一件能让儿子分散精力事儿,自然是全力支持了。

    宋洁也起了一个大早。这回她可是要跟着去,就算不能帮忙收钱,帮忙看摊也是好。只有赵父身体不大好,只能留家中。

    赵母骑着家里买三轮车,赵桐则带着宋洁跟三轮车后边,前脚跟后脚几个人就出发了。

    到了地点。宋洁放眼望去,还有比自己家还早呢,已经稀稀拉拉来了好些人。幸亏早来了。要不根本占不到地方。

    去管理处交了一块钱管理费,拿到了一个写着号码小牌子,几人就朝着地方出发了。

    卖春联都一条道上,赵母她们就走到了45号摊子前站定。这里集市可是跟当初小张村不一样,管理严格一些。毕竟只首都。法制健全。

    水泥抹成高台连成一个长排,省去了用支架麻烦。所有东西可以摆台子上。不过春联不同于其他,几人还是拿了几根竹竿竖了起来,拉上了绳子。

    把春联拿出来,按照样式不同用夹子夹了起来,高高挂起,远远看去红彤彤一片,喜庆极了。

    宋洁被包裹只露出一双眼睛,穿像个小熊似得。她暗暗感叹自家没有会做灯笼,要是有卖会好一点,而后又有些鄙视自己太贪心了。

    太阳升起,人群开始喧闹起来,熙熙攘攘开始变得拥挤,将近年关时候人是多,这时候买卖才好做。

    摊子准备好以后,这一片逛游人,都发现了这个摊子上春联与众不同,大气也精美,纷纷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问价钱,讲价,叽叽喳喳说人脑仁疼。

    还是赵桐有办法,拿了一个纸板卷了一卷,就吼开了:“大伙静一静,春联一块钱三付,单买4毛,福字1毛四张,年画2块,大伙都来买呀,样式春联,好看还不贵,京城头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