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g-->

    因为本村没有亲戚,宋洁只跟赵娟去了几家关系较好邻里,一出门就能看到人们走街串巷好不热闹。

    拜完年,赵娟就把女儿送到家中补觉,她自己则串门去了。

    宋洁一觉睡到大天亮,睡得真是舒服极了。睁开眼便闻到了一阵饺子清香,止不住往鼻孔里钻。耳边还传来了阵阵鞭炮齐鸣。

    这时宋洁十分自觉穿上衣服爬了起来,还惹得赵娟一阵调笑,说她是小馋猫鼻子尖。糗宋洁耳朵尖都红了。

    一年开始,就由这顿饺子拉开了帷幕。

    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已有千余年历史,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

    东汉末年,张仲景辞官从长沙回到家乡,见很多穷苦百姓饥饿受寒,就连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用自己医术来救治他们。

    因此他发明了一种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病人。没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烂耳朵就好了。此汤还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样子做过年食物,并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日子。

    现人们不用饺子来治烂耳朵了,但大年初一包饺子习俗还是流传至今,并其中包一些其他东西来显示吉祥寓意。

    初一早晨饺子也是有讲究,宋洁家里面包着硬币,年糕,红枣,花生,糖和豆腐皮六种,每样各六个。分别寓意着求财,高升,甜蜜,福气等等。

    宋洁早赵娟包饺子时就知道了这个习俗,因此吃饭时候特别积极。她人太小,多能吃十个饺子就撑了。为了吃到包硬币那些饺子,她就仗着自己年纪小,拿筷子挨个扎饺子,感觉硬硬就夹到自个碗里去。

    女儿能多吃是好事,赵娟并不阻止,反而兴致勃勃加入扎饺子大军,和女儿比起赛来,看谁能先吃到钱。

    第一口吃下,宋洁就被硌了一下,吐出来一看是一枚红枣。她赶紧美滋滋向赵娟炫耀,下巴抬得高高。

    谁知赵娟不搭理她,低头拼命猛吃。宋洁一看,这也太奸诈了,欺负咱嘴小怎么滴?不能认输,夹起一个饺子就往嘴里填,咽下去才感觉到原来是甜啊,正待跟妈妈汇报。

    却见赵娟嘴角一顿,吐出一枚硬币来,宋洁嘴巴撅起,这也太打击人了吧。又低头把脸埋了碗里开始猛吃。

    她都要绝望时候,忽然小牙一蹦,吐出一看,是枚硬币!此时,她才咧着她缺了一颗门牙嘴“呵呵”笑了起来。

    赵娟也不逗她了,说道:“这下如愿了吧,看来你明年一定能花钱。这个饺子别吃了,硬币上有细菌,吃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