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清灵诗韵服装店分店柜台,何毓淇正翻看着上个季度的账本。

    一个半小时后,何毓淇核对完毕后,就男装的销售问题和赵大妮讨论了下。

    上个季度,也就是秋季,七八九月份,她和吴荷花等人商量把男装也划入她们服装店的销售范畴。

    原本她们只做女装,被很多人投诉为什么她们服装店女装做的那么好,男装一件都没有呢?

    这个问题其实两年前就已经出现过了,只是何毓淇觉得她们的服装店主打女装,如果又卖男装,会不会导致女装的销量下降。

    就是因为有这个顾虑,很多带着老婆孩子来她们服装店买衣服的时候,都建议何毓淇她们也卖男装。

    何毓淇其实脑子里也有不少男装的设计,但是男装的衣服没有女装那么千变万化,估计销量也高不到哪里去。

    毕竟现在才1985年,离经济腾飞的时间还有将近十年。

    这个时候,虽说国家允许自由买卖了,做生意也不会被举报。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依旧领着工厂的那份微薄的工资,没有多少人愿意出来做生意,做生意的都是胆大且不怕失败的。

    特别是乡下,依旧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各种票证还没有取消,买东西还是需要用到粮票布票油票,等等。

    城市里面除了勇敢出来创业的人,赚到了钱,由曾经的贫困家庭变为了小有家底,也有人“下海”,然后慢慢的成了能买起小汽车的人。

    更甚者,“下海”就算了,还兼职倒爷和其他的买卖的,比如李若安和何毓淇,这类人,就住上了大房子,装修完善的四合院,出行有汽车,家里有平常人难买到的电器,存款保底有几十万。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敢和李若安一样,冒着巨大的危险去一趟南方,然后赚的盆满钵满。

    除了原本就家底丰厚的,比如蒋欣欣孔悠悠她们这些京市的“贵族”,还有那些某某局长某某科长,等等。

    所以,这个时候,社会其实贫富差距还是很大的。

    何毓淇就是考虑到这个因素,因此到现在1985年了,她对客人们的强烈需求妥协后,才在7月的时候,在店里卖起了男装。

    “大妮,你觉得这个销量的话,咱们还要不要继续卖男装?”

    何毓淇回忆了一下七八月三个月的销售情况,怎么说呢?其实不好也不会坏。

    要说像女装一样畅销,那是不可能,要说没有人买,但是也有,就是不多。

    赵大妮也翻着账本,过了一会才回答何毓淇的问题。

    “我觉得吧,咱们还是再卖一个季度看看,大概冬天可能会好卖一点。淇淇你上次和周怡、孙梅她俩,你们不是有对京市的男装做了研究吗?我还听周怡说你有几款关于冬天的男装设计的还不错。”

    何毓淇叹了口气,那几套衣服看着还行,就是不知道设计出来销量会不会比夏秋装还惨。

    因为她设计的冬天的男装,可能现在的人会觉得比较难接受,要是放到十年后估计会好一点。

    现在嘛,可能连生产服装的成本都拿不回来。

    “那就再试试,要是冬季销量也上不去的话,以后咱们还是专注做女装。男装,可以卖几款设计图给蒋老板的曼德诗服装厂。”

    商量完男装的销售后,何毓淇关心起赵大妮的婚姻状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