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七个小时的车程,林书直接给各朝各代放了国家高铁发展史,然后闭上眼睛开始布面。

    比起天幕说几句就随机戳一个人的心窝子,这样安安静静看视频虽然趣味性减少了,但更加合乎他们的心意。

    再说,对于现代人枯燥无味的视频于他们而言已经是很有趣味性。

    本来心中的那种不平衡感,看到后世的高铁也是从无到有,一开始被其他人炫耀,心里暗戳戳跟着生气,只想着要好好建设起来然后打他们的脸。

    等到后来,亲眼见证被压缩在三言两语里面的困难,他们都忘记之前的心思,只是一门心思盼着,后世能早日做出来,不辜负他们的努力。

    只能说,从无到有这个建设的过程确实会带来强烈的满足感,等到看到第一辆、第二辆高铁依次出现,一次次看到它们进步的过程,各朝各代不知道什么叫做国家荣誉感,但他们的心里同样犹如过电一般,浑身的战栗叫他们都忍不住叫好。

    后面再看看到高铁出口国门,一个个只觉得扬眉吐气,这样才对嘛,他们向来都是天朝大国,怎么能落后于人呢?

    林书只能说,老祖宗们还是比他们还要狂傲啊,向来都自居天下第一,一点都接受不了比别人落后,自信又自傲。

    林书当然没有办法坐着睡7个小时,脖子还是要紧的,中途起来倒是没觉得饿,只是喝了点水。

    始皇帝见到她醒了,忍不住询问,“天幕,你们那发展高铁多少年了?”

    从他的嘴里出现如此现代化的词语,林书还是有点不习惯。

    “几十年吧,我没具体了解过,但到目前而言,我们国家过完70生日都没几年,高铁的发展不超过50年吧。”

    建国的前面几十年都还在搞基础生活,高铁就是想要弄也没精力和资源。

    不管是高铁的发展年限,还是天幕所说的建国时间,都叫他们无法置信。

    七十年?

    对于人来说,这是一个高寿的年纪,可平心而论,对于国家而言,也不过是两三代的时间。

    居然就能发展到如此地步,所有人都有一个疑惑,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林书无法回答他们的问题,因为她现在去看过去,也觉得不可思议,那么艰苦的岁月,居然真的被他们走出来一条通天大道,哪怕是她,都觉得不可思议。

    她收敛情绪,鼓励道:“所以啊,大家不要心灰意冷。我知道,看到未来你们会觉得有落差,可我们往前面倒几十年,在祖父祖母那一代,吃饭也都是问题,也都是过来的。只能说,我生在一个好时代,你们可以努力变好,叫自己的老年,下一代的未来更加美好。当然,如果你们嫉妒下一代,下下一代过得太好而不愿意努力,彻底摆烂,就当我什么都没说。”m.

    自从看到她的日常,高兴的很多,但心灰意冷说丧气话的也不在少,甚至还有彻底怨恨的大有人在,嫉妒为什么他们要过朝不保夕的苦日子,后世过得那么好又怎么样?他们能得到什么呢?

    林书并不意外这种言论,毕竟现代“摆烂”的年轻人大有人在,虽然她不觉得那是摆烂。

    毕竟年轻人所谓的摆烂也不过是努力读书、努力工作,不去发展些有的没的而已,还安分守己、遵纪守法,这虽然评不上新时代优秀青年,但已经是新时代好青年了。

    起码在她这里就算。

    “天幕这是说什么呢?我们怎么会嫉妒儿孙的好日子呢?”有些人不能理解,毕竟他们活着就是为了子孙后代的日子过得更好嘛。

    虽然有些人心里是有嫉妒,但没有到愤世嫉俗的地步,听见天幕这么说还有点小心虚。

    “就是就是,天幕别看不起我们。”

    别说忆苦还是有点用处的。

    “原来天幕他们的祖父祖母原来也是过苦日子来的,唉,我的孙辈们不说过天幕的好日子,只要吃饱穿暖,若是还能读点书,那老头子我就死了都安心。”

    他们看到天幕的生活羡慕,可也没奢望过就能一样,但也不需要一样,只要能满足吃穿已经满足。

    当然,若是家里祖坟冒青烟还能出个读书人,那真就是能告慰祖先的程度。

    李世民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天幕带他们领会后世种种是新奇,可人终究是有不平的,哪怕是他们这些享受了最好的帝王,心态都可能失衡,更何况是挣扎在生存温饱线上的贫苦百姓呢。

    这般说话没有温言好语的规劝,这么夹枪带棒一番话,不说全部人,起码很多人那点不舒服和没劲都被她激起来了。

    倒是叫这几日想着如何安抚刺激百姓的李世民松了口气。

    林书跟着他们闲聊,等到下车拖着箱子往出口走,这里的人更加多,下车的时候挤得脚打挤,只有一点比较好,不需要赶时间,可以慢悠悠的走。

    “后世的人可真是多啊,到处都是人。”

    由衷的感叹,无论天幕在哪,哪怕是大晚上都不存在冷清一说。

    “那可不是嘛,两千多万人呢。”虽然其中四成都是北漂,可也挡不住这里人口多啊。”

    “多少?”

    两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