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孩子从娘胎里出生,左眼角就带着一个绿豆般大小的血管瘤,成了秀和海一块心病。

    不是太大,平时也就一点点的青紫色,倒不是太显眼,但是恰恰就在眼角的位置,只要孩子一哭,立刻鼓成了一个紫红色的小包,薄薄的皮肤里能清楚的看到里面充满了血液,像极了一只吸饱了血的憋虫,又似乎一触即破,非常碍眼。

    孩子刚出生时,海就在医院里咨询过了患的是海绵状血管瘤,也是血管瘤中比较难治的一种。

    血管瘤在新生儿中发生的几率很高,全身各个部位均可发生,主要是面部和四肢,刚出生的婴儿80%以上身体可以自行吸收,但是像这种海绵状的,却不太好治疗,这让秀和海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孩子满月后已经去西贝最大的人民医院看过了,那个花白头发的皮肤科老大夫,扶着老花镜看了半天,又让对桌的年轻女大夫查了几本资料,也没有说出什么治疗的好办法,只是建议别让孩子哭的时间太长,因为孩子一哭那个瘤就鼓胀的特别明显。

    其实这种情况秀早就发现了,月子里也一直注意着,只要孩子一咧嘴,就忙不迭的抱起来,唯恐孩子哭多了,加速血管瘤的增长。

    秀的奶水很足,一个多月,孩子已经长了好几斤,白白胖胖很是招人喜爱,这段时间春寒料峭,温度一直很低,怕孩子着凉都窝在家里,几乎不门,海正常上班,秀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有个小人儿,哭哭闹闹的缠着,日子一天天感觉过得挺快,不知不觉快2个月了,天气也渐渐转暖,秀和海就商量了,准备去云川找家大医院再给孩子看看。

    瞅了一个周末,提前一天看了天气预报,海抱着孩子,秀提着一个大包,包里装着尿布、卫生纸等随手可用的东西,挤上了去云川的公交车。

    周末人真是很多,公交车上,马路上到处都是人,有的大包小行李,有的拖儿带女,有的行色匆匆低头赶路,有的悠闲自得的闲逛。

    自从怀孕到生产,已经有好几个月都没出过远门了,下了车,就是喧闹的车站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让秀恍惚中感觉一阵的头晕目眩,正不知所措的愣神,海的身影瞬间已经没入了人群中,秀小跑着用眼四下需找。

    早就打听过了云川第二附属医院是治疗皮肤病最专业的,坐1路公交就可以直达,下了车,秀抱着孩子待在候医大厅,海随着人流挤着赶去排队挂号,大约半个多小时,秀跟着海沿着弯弯曲曲的楼梯,爬上了四楼,一推开玻璃大门,秀和海都傻眼了,走廊里是满满登登等候的人群,秀和海早晨六点多就起床赶车了,还想着能在上班前赶到医院,排个早呢,看这个样子和他们想法的人的还是不少的。

    趁着海去前面打听,秀抱着孩子好不容易找到一张椅子,坐下来,秀仔细打量着,长长的走廊虽然不足三米宽,靠着墙歪歪扭扭排着两行队伍,就秀目前的位置,秀简单目测了一下,至少有五、六十几个,还有源源不断地人不时推门涌进来。

    怀中的孩子已经醒了,大声的哭起来,看样子是饿了,眼前这么多陌生人,秀有点不好意思,当众奶孩子,正不知所以然,海从群里挤出来“让你早起,你磨磨蹭蹭,你看现在那么多人,就怕上午排不上了”,

    “我怎么晓得有那么多人”听着海的埋怨,秀无力的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