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房子问题虽然没有解决,但日子还得过。

    好在海不是每天都回来,只有周末和周三,其他的时间都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

    秀现在只要海不回家,下班几乎都赖在娘家,帮着母亲做做家务,帮着父亲干一下地里活计,日子还像以前一样的悠闲和安逸。

    自从上次和父亲谈判失败,海也学精明不少,为了家庭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只能采取退而求其次的迂回战术,房子问题归根结缔就是需求的问题,只要将这个问题解决,那房子不就成了小事情。

    所以现在海每次都尽量早一点回来,坐车先到丈母娘家,秀公司业务很稀松,上下午3、4点就能回来,晚饭几乎都在丈母娘家解决,当然海比以前还要的机灵和勤快。

    海知道虽然现在已经结婚,但战果尚需稳固,用一个革命者他老人家的话说“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

    为了更高、更远的目标,海还得夹着尾巴做人,直至“功德圆满”。

    农村里吃晚饭都很早,这边天一擦黑,那边农家的菜饭都准备好了,只要天不冷,把小饭桌往院子中一摆,咸菜、盐豆、鸡蛋辣椒或农家自产的菜蔬往桌上一端,拉上一个小凳子,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很简单的就解决了。

    母亲在手脚麻利的收拾碗筷,秀和海早就溜达到楼上,悄悄掩上门,坐在床边或躺下来,说说私房话,做做功课,享受着难得二人世界。

    时间流逝真快,不知不觉个把小时过去了,透过玻璃窗,外边的天已经完全黑透了,远远近近的灯如星星,点点滴滴发出或明或暗的光——天已经很晚了,两个人收拾一番,匆匆下楼,打一声招呼,骑着摩托车风风火火的往家赶。

    两家距离很近,两把油门的档已经到了村头,在前面路口转一个弯就到了,海习惯的按响了喇叭“滴滴”,一会功夫,大黄欢快的摇着尾巴飞一般的迎上来,在摩托车前后窜来窜去,推开大门,院里没有一人,屋里传来柳琴戏熟悉的弦子声,老头和老太婆一个靠着东墙,一个靠着西墙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声音高的让人一下子有些不适应。

    “爹、娘”秀简单打了一声招呼,闪进了西屋,自己的卧室。

    “怎么又那么晚回来,就不能早来一会,饭都凉了”老太婆看着儿子在自己身边坐下,不禁埋怨,

    “今天单位忙,回来太晚,我们已经在冯庄吃过了,”几年工作的磨练,海现在撒起谎来,已经是脸不红,心不跳,假话说的比真话还顺溜。

    “他们又不回来吃饭,以后不用给他们留了”老头子气呼呼的说是吩咐老太婆,到不如是说给海他们听。

    怕父亲再上纲上线,海赶紧起身开溜。

    秀对着进门的海挤眉弄眼,那意思:怎么样,又挨训了吧,活该!谁让你偏要回来,自找的。

    海耸耸肩,拌了一个鬼脸。

    夜里小两口躲在被窝里说悄悄话,秀追问海“这么多天了,房子的事怎么样了,你也不吭声,你爹到底同意了没有?”

    “这几次来的都这么晚,哪有机会呀,现在不是挺好的吗”

    海搪塞着妻子,他还没有想好如何跟妻子解释。

    其实秀早就晓得了结果,就在海和母亲谈话的第二天,秀和婆婆聊天,试探了几句就套出了答案。

    但是秀不想捅破这层窗户纸,几个月的婆家生活,让秀对这个家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丈夫的处境也生出了许多的同情,既然选择了他,也只能去努力适应他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