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很快又是周末,一大早起床,婆婆在院子里就忙开了,一向喜欢晚起的公公破天荒的也跟着爬起来,站在门口指挥着老太婆

    “把院子扫干净,把你的那些鸡呀,狗呀的关好了,别满院子乱窜,拉的到处是屎,上次泽涛回家踩了一脚鸡屎,看吧老大媳妇烦的,得注意点卫生,要不然,孩子们都不愿意回家了”

    “就晓得指挥我,你就不能帮忙扫扫,我还得准备把盘子、碗拿出来刷一下呢,上次瑞清都嫌有油,我得用洗洁精好好刷”老太婆弓着腰,惦着一双小脚很显麻利。

    “谁让你喂那些鸡毛狗种,跑的满院子都是,你看院子脏的”老头子站在门边一手掐腰,一手夹着烟,听到老太婆要他扫院子,一肚子牢骚出来了,

    “爹、娘,明天大哥和大嫂都回来?”秀从卧室出来,打断了两老口的磨牙。

    “对,打电话来了,你大哥、大嫂还有泽涛都回来”

    “唉,周末领导还安排加班呢,烦死人”秀既是说给公公、婆婆,又半是自言自语,

    “那你记得中午一定回家吃饭,也许你大姐和二姐都回来呢“婆婆叮嘱着小儿媳。

    这老大一家难得回来,秀刚结婚,如果不在家,怕老大两口子多心,这儿女多,媳妇、孩子一大家人,许多事情都得想着、顾周全了,这过日子真是不容易,老太婆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总想着方方面面都能顾着,让一大家子都和和美美,即使自己受点委屈也愿意。

    自己五个儿子,五房媳妇虽然性格迥异,可都是踢死狼卷死虎的能干女人,没有个一个善茬子,都把男人整治的服服帖帖,过日子更是一把好手,家里家外,撒土不漏,现在除了二儿子由于车祸家里困难,让她常常挂记,另外几个闺女和儿子一个个小日子都过得都不差,不用他们操一点心。

    老太婆干瘦薄弱,一阵风都能刮跑,如果像以前自己婆婆摆治自己的架势,她是连儿媳妇的手指头都够不着的,但现在是新社会,想让媳妇受婆婆的气简直是做梦,如果媳妇不找婆婆的茬,都要念阿弥陀佛了。

    老太婆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也是“千年的大河熬成路,受苦的媳妇熬成婆”多年婆媳关系的对垒、反思和博弈,对于自己的五个媳妇,她也有一套她的办法,那就是永远站在媳妇一边,无论对错事情,只是一味的责怪儿子,袒护媳妇,而且还做的真心真意,一旦哪个媳妇告状,一定是一管到底,疾言厉色责骂儿子,往往是告状的媳妇回过头,替男人求情。

    这样子次数一多,媳妇心里自然美滋滋的,对婆婆也总是另眼相看。

    五房媳妇还算是通情达理,儿子一个个也很孝顺,外人看来,这个家和和睦睦,但老太婆知道,过日子哪能这么顺坦,总会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这牙和唇可近,早晚还有咬上的时候呢,妯娌间、弟兄间,姊妹间总会有这样、那样零碎的事件发生,老太婆只能小心的左右平衡,像外交官一样周旋着东一家,西一家,维护着这个大家庭稳定祥和的局面。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家晓得自家的事。这是老太婆常在心底念叨的一句话。

    秀想着大哥、大嫂中午回家,三下五去二很快就把经理安排的工作忙完了,一看时间才10点多一点,想着:这嫂子大哥难得回家,自己又是刚结婚,怎么着也得买一点菜回家,再说海也在家休息,也是给他一个面子。

    公司就在小镇里,没走几步就进入集市场。

    土山镇面积不大,但也有好几万人,由于和县城隔着好几座大山,一个镇老百姓吃喝拉撒所用,全靠这个集市的供应,有买的也有卖的,家具、电器、日常生活用品,琳琅满目,一年四季每个集日都很热闹。

    土山镇和隔壁的另一个镇,按照隔一天一个集日,今天正好是逢集的日子,又快要农忙了,老百姓都忙着上街淘换各式农具,街上人很多,秀无暇闲逛,直奔菜市场。

    选了两尾活蹦乱跳的小鲤鱼,一上称,3斤多一点,割了3斤半新鲜的羊肉,买了一把芹菜,又选了几样时鲜蔬菜,装了满满登登好几个塑料袋,秀随手就搁在脚踏板上。

    秀先到娘家,放下一条鱼和一些芹菜,没敢耽误,赶紧往家赶。

    听到喇叭声,海比大黄窜的还快,赶紧接过秀手里摩托车推进院。

    大哥和大嫂已经到家了,秀急忙上前打招呼,海忙着收拾车上的菜,寒暄一翻,秀想起买的菜“海,我上街特意买的羊肉和鱼,赶紧拿出来洗一下,一会做出来”

    “你看你客气的,我们又不是什么客人”正在聊天的嫂子听秀这么说,赶紧答话

    “哎呀,你们又不经常回来,买菜也是应该的”秀笑着应和,

    “又不是到你们家,以后不要破费了,等你们搬到西贝去,我们去你家做客,你们再好好招待”

    听嫂子这么一说,秀虽然晓得嫂子是好意,怕自己破费,但是心里却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滋味,自己一项自以为是的把这里当成新家,在别人眼里也只是临时借住的客人而已。

    “秀你买的鱼和肉在哪里”海站在西屋门口直着嗓子冲秀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