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王农贵上前笑道:“原来是刘总,早有耳闻,幸会幸会!”

    刘小川心道:“好像s市的某个局长也叫刘小川,你怕是耳闻错了!”

    握过手后,分宾主坐下。蔡志鹏替刘小川说明了来意,王农贵道:“刘总是要买最次的米?”

    刘小川口快,道:“是的,只要便宜量大即可,或者是仓库里的陈米也行。”

    王农贵严肃道:“刘总,你买这米是用来干嘛的?”

    刘小川可不傻,心道:“这人难道怕我买了陈米,再拿去打磨抛光,充作新米出售?瞧他那模样,**不离十了。”又觉得这个年代的人确实幸福,想想那些灾民,别说陈米,有草根野菜都能吃得不亦乐乎,哪有挑三捡四的机会。

    蔡志鹏插嘴道:“刘总他表哥在乡下开了个大型养猪厂,买米来喂猪的。”

    刘小川忙附口道:“对对对,喂猪的。”

    王农贵又问道:“我们公司的陈米一直难以处理,拿去喂猪倒也不错,那你打算买多少呢?”

    “有多少要多少,先订个两千万吧。”这几乎已经是刘小川身上的全部现金了,花得倒极为干脆。

    陈米的价格比起哪怕是最便宜的新米,都要低上许多,一般像和顺这种大粮商,面对大量的陈米,反而要贴钱处理。

    刘小川要订这么多的陈米,蔡志鹏和王农贵都吓了一跳,一个想:“这小子这么有钱!两千万说花就花!他买这么多米干嘛?这得养多少猪?”

    另一个却是想:“买这么多的陈米,断然不是为了翻新出售,这么显眼,一查一个准。只要不是干这种没良心的勾当,那就可以做买卖。至于开养猪厂?呵呵,老蔡说瞎话的破习惯还是没改。”

    刘小川急着用粮,当下便签成了合同,预付款五百万,以半年为期,算上运费,共筹好三万吨陈米。

    刘小川盘算着,一人一天半斤,可以够三十万灾民吃上整整一年,粮食的事彻底解决了,心里不由得一阵轻松写意。

    从和顺农业总部出来,刘小川别过蔡志鹏,去火车站自己的出租屋里,拆了铁门,然后坐上动车去s市北边,原来租赁仓库的地方,跟地主续租了半年的土地,换租了一大一小两个仓库。大仓库长宽各有一百米,高达六米,按照三分之一的锥形体积计算,装上万吨大米不成问题。

    刘小川和老板签了租赁合同,指挥工人做好防雨防霉的措施,这才心满意足,将铁门装在小仓库的地面上,要用粮时,只要过来租辆挖车,从大仓库往小仓库倒粮,粮食就会经过那扇铁门,穿越回古代。

    最后将收货的地址发到王农贵王总微信上,一切都大功靠成。

    刘小川趁着没人,溜到了宁海县的帅帐里,门外把守的人听到动静,喝道:“什么人!”

    听声音是刘旋那小子的,刘小川道:“是我!我回来了。”

    刘旋屁颠屁颠地跑进来,道:“刘将军真是神出鬼没!小的都不知道您从哪里进来的。”

    “神出鬼没”似乎不是一个多好的词啊?刘小川嘿嘿一笑,问道:“这两天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