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相传在古老的于阗玉河畔,住着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和他的徒弟。在老石匠60岁生日那天,从玉河中拾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白玉,精心琢成一个漂亮的玉美人。看着自己雕出来的杰作,老石匠情不自禁的说:“我要是有这样一个孩子该多好啊!”

    话刚说完,玉美人竟然真的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认老石匠做父亲。老石匠非常高兴,就给这个女儿取名叫塔什古丽。

    后来,老石匠去世了,塔什古丽与父亲的徒弟——小石匠相依为命,两情相悦,渐渐萌生爱意。可是当地有一个恶霸,无意中见到了塔什古丽,立刻被她的美貌迷住了,于是恶霸害死小石匠,抢走塔什古丽,逼迫与他成亲。塔什古丽坚决不从,恶霸因强占不成,恼羞成怒,就挥刀砍向玉美人。结果一刀砍下去,塔什古丽身上蹦出耀眼火花,就点燃了恶霸的家。恶霸和他的帮凶都被大火烧死了。塔什古丽则哀悼着被害死的恋人,从此化成一股清烟,飘向玉石昆仑,一路飘飞,她的身体在沿途洒落碎玉,就化为了后人找寻矿脉的玉苗……

    ********

    美丽的传说让人心痛:“塔什古丽,她真可怜……”

    顾大娘眉开眼笑,搂过红夜感叹:“可是呀,除了白玉雕成的美人,还有谁能生出这么水灵的皮肤呢?要说你是塔什古丽脱胎转生的,大娘都信。”

    她心念一动,笑眯眯说:“对了,孩子,你要是想不起自己的名字,不如就叫玉儿吧,我看没有人比你更称这个名字了。”

    红夜想了想:“玉儿?好啊,那我今后就叫玉儿。”

    于是,她重新有了名字,也重新有了归宿。与河滩采石的玉娘走在一起,红夜还不太理解她们做的事。

    “如果拣玉石,为什么不在白天下河?白天不是可以看得更清楚吗?”

    顾大娘告诉她:“玉石外面都有料皮,不是凭眼睛就能分辨成色好坏的,到了晚上是为了借助月光帮忙,老话说‘月光盛处必得美玉’,品质上乘的好籽玉在月光下会特别明亮,所以趁夜色月光下河,拣到上乘籽料的机会能更高。”

    红夜还是不懂:“什么叫籽料?”

    顾大娘告诉她:“自古玉石出昆仑,从产出的方式说,分为山产和水产。山产叫宝玉,水产的就叫籽玉。还有些说法呢,是分为山料、山流水和籽玉三种。山料就是开山凿石得来的玉料,山水流是山上的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由河水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籽玉则是冲到河里的玉石再经水流长年冲刷,质地更紧实细腻,表面更光滑圆润。所以说,在所有玉料中,籽玉是最名贵的上品,其次山水流、再次是山料……”

    顾大娘说起玉石头头是道,简单概括,就是水里的玉料最好喽?红夜回想一路河川潜游,水底下这样的石头要多少也有,可是她都不明白辛辛苦苦捞这些石头有什么意义。

    顾大娘瞪大眼睛:“这个还用说吗?常言说得好,黄金有价玉无价,一块好籽玉价值连城,如果有运气捞到好料石,哪怕只有一两块,也是一辈子吃穿不愁了。”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叹口气:“可惜呀,大矿脉、好河床,都掌握在于阗国王的手里。每到采捞季,都要等官家采完之后,民商百姓才得进山。采玉的好地方,还必是大商户出得起买路钱才能进去,像我们这样的小商户,也就只能在周边偏僻支流碰碰运气了。”

    难怪哦,这附近都没看到其他人采玉。

    红夜歪头问:“大娘,这么说,你的收获很不如意?”

    顾大娘一笑:“我们是小商户,本来也没敢期望太高呀。能采到些三、四级品质的,混一口饭吃就行。”

    红夜还是不明白:“可是……既然知道河里的玉最好,为什么只在河滩上拣?不下到河底去呢?水底下这样的石头有很多啊。”

    于阗玉娘哈哈大笑,顾大娘说:“傻玉儿,这都是冰川融化的雪水,冷得很呢,在河滩上拣玉时间都不能太长,真下到河底,怕没等找就要冻僵了。”

    红夜摇头:“不会呀,我可以下去,一点都不冷。大娘真想要好玉,你等着。”

    她立刻脱衣一头扎进河川,顾大娘吓了一跳:“玉儿,使不得,快上来!”

    红夜充耳不闻,潜入河中瞬即没了影。

    河岸上的人满面惊疑,等!等了很久!居然硬是不见冒头,顾大娘急了。

    “快!求大家伙帮忙,赶快下河救人呀!”

    于阗女人纷纷脱了衣袍下水,然而,纵是日照当午最暖和的时候,要下到河底去找人也是没可能的!不行,太冷了!潜入水中不过片刻,正经吃这口饭的家伙已经没人受得了,打着哆嗦连忙上岸。

    “不……不行!下不去……”

    顾大娘急得团团转,偏偏一点办法都没有。时间太长了,就算不冻僵也足够憋死,就在她感到绝望时,忽然一阵咯咯笑,红夜重新冒出水面。手里托着一块圆滚滚的石料游回岸边。

    “大娘,给你。”

    顾大娘瞠目结舌,本是急慌慌迎上去要给她擦水穿衣,可到了面前一看……谈笑自如,好像真的一点都不冷。

    “玉儿,你不冷?可差点吓死我了。”

    红夜笑嘻嘻:“我上下找了一两里,就看着这种最好,本来还有些更大的,只可惜搬不动了,就把这块送给大娘吧。”

    顾大娘帮她擦干水迹穿好衣服,才转头来打量石料。有汤盆大小,外面的料皮斑斑点点,与他们之前采捞的玉石相比,除了椭圆形状更规则一些,表皮更圆润一些,也看不出其他更特别的地方。

    “玉儿,你的好心大娘谢了,只是以后不能这样任性,很危险的。”

    红夜却说:“不会呀,我在水里很舒服,不会有危险。”

    于阗女人惊呼起来:“那么冷的水,你不怕,一定是塔什古丽!”

    红夜塞过来的石料,顾大娘本不想要,毕竟牛车上三大筐玉料已装满,她们都准备启程出山,与下游队伍汇合了。

    但是她坚持说:“这块很好,我保证。比河滩的石头好多了,大娘收起来吧。”

    盛情难却,顾大娘笑呵呵摸上她的头:“你这孩子!好,大娘收起来。反正要说玉料好坏,我也只能看个大概,真正在行还要数我家老头子。”

    说着,她照旧糊上湿泥巴,用油布层层捆扎。

    红夜看得奇怪:“好好的石头,为什么要用泥巴裹起来呢?”

    顾大娘一笑:“昆仑山是万山之祖,山里妖魔鬼怪多着呢,有好多妖怪就是以玉为食。如果不用泥巴油布封起来,让它们闻到玉料的气味,追过来就糟了。”

    于阗女人连连点头:“采玉料,风险大大,引来怪兽,会被吃掉。”

    红夜瞪大眼睛,妖魔鬼怪?吃玉石?还吃人?

    “不会吧?我在山里游荡很久了,什么都没看到呀。”

    顾大娘感慨笑说:“或许是菩萨保佑,运气好吧。说起来,这次进山也是最让我惊讶的一回,别说什么都没碰到,方圆几百里,连妖魔的夜嚎鬼叫都丁点不闻,也真是奇了,倒弄得人有点不习惯。”